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论唐宋时期圩田的三种形态--以太湖流域的圩田为中心
引用本文:何勇强. 论唐宋时期圩田的三种形态--以太湖流域的圩田为中心[J]. 浙江学刊, 2003, 3(2): 105-112
作者姓名:何勇强
作者单位: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摘    要:
本文认为学术界对于唐宋时期的圩田的种种争论是由于江淮、浙西、浙东这些不同地区的圩田在形式上各不相同之故。浙东的圩田,又称湖田,在山地高处的湖泊上辟地修筑而成,而江淮、浙西的圩田筑于低洼地。江淮圩田虽多单独成圩,但往往规模宏大;浙西太湖流域的圩田则是由众多圩田连片而成的集合体,其单个圩田往往规模较小。唐朝后期,随着人口的增多,太湖流域中心的低洼地逐渐被人们开发,圩田开始大量涌现。由于太湖流域的圩田系统是一个众多圩田的集合体,因此政府的管理和维护对圩田的正常运作起着很大作用,但入宋之后,由于政府管理圩田的公共职能逐渐废驰,整个圩田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之中,圩田随之走向衰败。

关 键 词:圩田  唐宋  太湖流域

On Three Forms of Wei Tian in the Tang and the Song Dynastie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正在获取引用信息,请稍候...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