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代理人自利行为下的最优激励契约
引用本文:何山,徐光伟,陈泽明. 代理人自利行为下的最优激励契约[J]. 管理工程学报, 2013, 27(3)
作者姓名:何山  徐光伟  陈泽明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4000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资助项目
摘    要:在线性契约委托代理框架中引入代理人的自利行为,主要从隐藏收益和在职消费两种自利行为视角分析代理人的自利行为对最优激励契约设计的影响.通过理论模型和数值分析发现,代理人隐藏、转移收益自利行为降低了最优激励契约业绩薪酬系数.代理人在职消费自利行为提高了最优激励契约业绩薪酬系数.说明代理人不同自利行为下,委托人提供的最优激励契约是不同的.从代理人的最优努力程度来看,代理人的自利行为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自身的努力水平.研究表明在当前我国企业薪酬激励制度背景下,代理人的自利行为可能表现为一种自我激励机制.研究结论为我国企业目前薪酬激励扭曲的后果和未来薪酬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关 键 词:代理人  自利行为  隐藏收益  在职消费  最优激励契约

Optimal Incentive Contracts under Agents' Self-interested Behavior
HE Shan , XU Guang-wei , CHEN Ze-ming. Optimal Incentive Contracts under Agents' Self-interested Behavior[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13, 27(3)
Authors:HE Shan    XU Guang-wei    CHEN Ze-ming
Abstract:
Keywords:agent  self-interested behavior  hidden income  perks  optimal incentive contract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正在获取引用信息,请稍候...
相似文献(共19条):
[1]、王先甲,欧蓉,陈佳瑜.公平偏好下双代理人激励契约设计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22,30(1):100-110.
[2]、考虑零售商自利的电子废弃物回收激励契约设计[J].管理学报
[3]、崔健波,罗正英.成本控制、棘轮效应与最优激励契约[J].中国管理科学,2020,28(7):196-203.
[4]、肖缓.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行为激励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3,11(5):64-69.
[5]、赵卫东,陈晓映,井润田.寿险代理人心理契约结构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8,5(4):596-601.
[6]、张兴福,刘强,王坤.心理契约视角下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8):112.
[7]、赵健宇.知识产权契约激励与个体知识创造行为的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2015,28(3):63-76.
[8]、高小珺,孙放.行政行为自利性的法律调控[J].经营与管理,2004(9):40-41.
[9]、张晨阳,张兴福,刘强.心理契约视角下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5):163.
[10]、李鑫,LI Xin.浅析契约关系下经理人会计行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19):21-22.
[11]、钟和平,张旭梅,方润生,王志敏,杨卫平.冗余资源配置条件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合约研究[J].管理学报,2010,7(2):204-211.
[12]、雷勇,蒲勇健.裁员视角下人力资源最优激励机制设计[J].管理工程学报,2006,20(2):89-91.
[13]、Stefan Krasa,Anne P. Villamil.Optimal Contracts when Enforcement is a Decision Variable[J].Econometrica : journal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2000,68(1):119-134.
[14]、袁立科,张宗益.管理激励和最优技术转让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8,22(3):36-40.
[15]、田盈,蒲勇健.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机制优化设计[J].管理工程学报,2006,20(1):24-26.
[16]、程振源.保险欺诈的博弈分析与最优保险契约的设计——以夸大保险事故损失为例[J].中国管理科学,2007,15(Z1):305-309.
[17]、钟和平,张旭梅,方润生.企业的冗余程度与基于冗余的技术创新激励合约[J].管理工程学报,2009,23(1):41-46.
[18]、秦永恒,万迪昉,张雅慧,姜帆.羊群行为激励作用的实验研究[J].管理学报,2011,8(3):429-436.
[19]、马君.最优激励组合与绩效评价系统设计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6,14(Z1):760-76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