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现代汉语语气词意义主观性的主体差异--以《雷雨》为例
引用本文:刘承宇,伍小琴.现代汉语语气词意义主观性的主体差异--以《雷雨》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6):5-11.
作者姓名:刘承宇  伍小琴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400700;西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400700
摘    要:文章旨在探讨说话人在使用现代汉语语气词表达主观意义时的主体差异。研究表明:表达主观意义的语言手段多种多样,说话人为了实现交际目的需对其进行选择,这种语言选择会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和话语功能的影响。文章尝试以语言主观性为理论基础, 建立现代汉语语气词意义主观性的分析模式,然后对《雷雨》中语气词意义主观性的主体差异进行了个案分析。 

关 键 词:现代汉语语气词  意义主观性  主体差异
收稿时间:2016-06-11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