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先秦时期的"三谏不从则去"原则及其蕴含的政治伦理思想 ——兼论孔孟的去君、去国之礼
引用本文:刘冬妮.先秦时期的"三谏不从则去"原则及其蕴含的政治伦理思想 ——兼论孔孟的去君、去国之礼[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4):12-18.
作者姓名:刘冬妮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陕西宝鸡721013
摘    要:向国君进谏、匡正国君言行中的缺失是臣子的责任和义务.国君若能虚心纳谏,既可塑造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亦可实现"贤者在位,能者在职"的清明政治,如此君明臣贤则国可大治.反之,国君若三谏而不听,臣子可因道不行、不显君之恶、不塞贤人之路、希望国君觉悟以及避免杀身之祸等原因而去君甚至去国."三谏不从则去"是先秦时期君臣关系以义相合、以礼相交的政治伦理思想的集中体现.

关 键 词:三谏不从则去  去君、去国之礼  政治伦理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