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作为文化的科学传播——以四大主要国际科学会议为例
作者姓名:谭一泓  贾鹤鹏  严雯羽  魏丹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苏州大学传媒学院;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
基金项目: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国际一流学术会议共性特点研究”项目
摘    要:科学传播模型正在经历从传统的科普到公众参与科学的演变,但公众参与科学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本文通过对以主要国际学术会议为载体的欧美科学传播实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科学传播正在作为一种文化渗透到欧美科学界日常行为中.“作为文化的科学传播”具有融入公共生活、成为科学界内部的基本行为规范、与科学传播者各种行为紧密结合、多主体共同参与四个特点.如果把“作为文化的科学传播”当作公众参与科学模型所遇挑战的折衷解决方案,它可以调动科学家更灵活、更多层次地参与科学传播,从而让科学传播更容易适应社会要求、让社会更全面接触科学界和科学家.在欧美科学界,尽管“作为文化的科学传播”已经充分融入科学基金管理、专业科学会议等,但这一过程仍然刚刚开始,有待进一步推进.中国科学界目前从政策层面尚无主动推动“作为文化的科学传播”的意愿,但中国网红科学家已经体现出“作为文化的科学传播”的部分特点.

关 键 词:科普  公众参与科学  作为文化的科学传播  国际科学会议

Science Communication As Culture ——A research on four major international science meetings
Authors:TAN Yi-hong  JIA He-peng  YAN Wen-yu  WEI Da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