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先秦儒家道德价值内倾性向度发微——由“思无邪”说起
引用本文:熊凯.先秦儒家道德价值内倾性向度发微——由“思无邪”说起[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0(3).
作者姓名:熊凯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政治与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摘    要:儒家道德价值内倾性向度始于孔子重新诠释"思无邪",立诗教,倡"下学上达"之仁学;而<中庸>进一步将儒家道德价值内倾化,提出了一个由诚至思诚,至诚尽性、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的天人贯通的形上理论架构;孟子最终将其安顿落实于"心",并由内圣外王两方面作了发挥,为宋明理学内在超越之路奠定了理论基础,进而对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关 键 词:先秦儒家  道德价值  思无邪  内倾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