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都人士”:以城市空间视角审视西周时期的宗族居所与宗族交际 |
| |
作者姓名: | 高迎刚 |
| |
作者单位: | 上海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 |
| |
摘 要: | ![]() 西周时期王畿地区诸个城邑经常成为宗族聚居的中心地点。不论是出土铭文材料还是考古遗址均显示,在西周中晚期,围绕西周几座重要的都城形成了一批带有鲜明城市特征的宗族聚居区,如“奠(郑)”“丰”和名为“周”的岐邑都是西周时期容纳多个宗族聚居的重要城址。这种城市中的宗族聚居现象通常与西周时期迁徙宗族分支前往服务王室的政治、行政需要有关,这批生活在城市中的宗族分支与大宗本家仍保持宗法层面的关系,却世代承担着王室分派的行政职守,甚至这些同居城市的分支宗族之间亦通过婚姻形成了一个贵族社会网络。引入城市空间的视角审视城市内的宗族交际,反映出西周时期的城市固然承担着重要的礼仪及行政功能,城市也因为提供了宗族分支的居所而成为了宗族社会重要的生活及社交空间。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城市 城市空间 西周宗族社会 奠(郑) 井氏 |
|
|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