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文化转型与少数民族脱贫——以贵州少数民族为例
引用本文:刘华军.文化转型与少数民族脱贫——以贵州少数民族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8):23-29.
作者姓名:刘华军
作者单位:;1.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农村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研究”(12BKS033)、贵州大学人才引进项目“大众文化消费结构的调查和研究”(贵大人基合字〔2014〕018号)阶段性成果。
摘    要:少数民族贫困与"两种生产"紧密相关。生产分为两种:人口生产和经济生产,文化是这两种生产的外在表现。现代性变革动摇少数民族"两种生产"的根基,促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转型。在生产逻辑下建构生活方式,形成不同少数民族文化类型,时空推演使各民族文化充满复杂性。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依托于村寨,村寨的典型特征是其具有封闭性,与少数民族贫困的整体性相一致。时代变迁,"两种生产"打破传统村寨结构,消散原有生产结构的封闭性,少数民族文化必然转型。脱贫致富蕴含着传统与现实碰撞,也必然会产生诸多现代性问题。贵州少数民族摆脱贫困依赖于文化转型,但是需要关注村寨原有结构的调适能力,特别是少数民族共同心理特征。

关 键 词:少数民族  贫困  文化  文化转型  贵州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