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视觉人类学的“感官转向”与当代艺术的民族志路径
引用本文:张晖.视觉人类学的“感官转向”与当代艺术的民族志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8):10-16.
作者姓名:张晖
作者单位:;1.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文化创意经济背景下的乡村建设实践研究”(13YJCZH243)阶段性成果。
摘    要:自20世纪90年代"感官转向"产生后的视觉人类学,在学科范式上有了整体性的转变,围绕对"视觉性"概念的重新定义,极大地拓展了自己的研究范畴,同时也推动人类学方法论领域围绕"参与观察法"做有关"反身性"的进一步思考,还通过学科史的钩沉,揭示出人类学成长历程中与视觉媒介技术发展和先锋艺术之间的复杂渊源。而在当代艺术领域,20世纪60年代以后蓬勃发展的社会参与性艺术也开始大量借鉴人类学的方法和理论,作为其"介入"社区,与社区对话的重要手段。视觉性与社会介入,也因而成为这两个领域相互连接的结合点。本文梳理了视觉人类学中"感官转向"的由来,以及其中重要理论家的观点,分析了这一转向中,视觉人类学中的最新发展脉络与当代艺术中注重社会参与的脉络之间相互契合之状态。对这两个脉络之间在理论思考与实践上的更多对话与交流,将能使人类学与当代艺术领域彼此受益。

关 键 词:视觉人类学  感官转向  当代艺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