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文献(共20条): | [1]、 | 何文校.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2):67-73. | [2]、 | 张传泉.雅克·德里达的马克思主义观探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 [3]、 | 邓集文,祝全永.马克思主义政府服务观探析[J].湘潭工学院学报,2007,10(4):62-66. | [4]、 | 陈桂香.李达早期马克思主义观探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3). | [5]、 | 邓集文,祝全永.马克思主义政府服务观探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4):62-66. | [6]、 | 曾祥耿.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探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1):85-88. | [7]、 | 闫茂旭.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逻辑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355-358. | [8]、 | 郭超.胡锦涛青年观的新视角[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7-21. | [9]、 | 贺方彬.论胡锦涛的民生观[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5-9. | [10]、 | 何秋容.论胡锦涛的青年观[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5-19. | [11]、 | 师吉金.胡锦涛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4-17,22. | [12]、 | 江秀乐,王伟萍.马克思主义科学观与科学马克思主义观[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0,38(1):1-3. | [13]、 | 张冬冬.中国共产党构建马克思主义观之科学方法探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41-44,71. | [14]、 | 裴文霞,陈瑞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演变历程探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2):51-58. | [15]、 | 王浩斌.试论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超越[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76-80. | [16]、 | 秦书生,王宽,张瑞.胡锦涛可持续发展思想探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3):310-314. | [17]、 | 裴爱红.胡锦涛社会保障思想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91-95,108. | [18]、 | 张敏,杨非.胡锦涛民生思想探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3):42-44,56. | [19]、 | 孙寅生.胡锦涛执政党伦理思想探析[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2):9-12. | [20]、 | 姆切德洛夫,马积华.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