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机理与培养
引用本文:李颖,罗涤,袁利.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机理与培养[J].学术交流,2012(4):189-192.
作者姓名:李颖  罗涤  袁利
作者单位:1.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2. 重庆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重庆,400044
基金项目: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摘    要:合作型亲社会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主要类型之一,也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包括内部动力(善良动机和心理满足)、外部动力(同伴群体和社会环境)以及效果助力(过程顺利和结果良好)三大因素,同时遵循善良动机推动→同伴群体支持→社会环境鼓励→行为过程顺利→行为结果良好→个体心理满足的良性循环过程。在三大因素中,外部动力的作用尤为突出。应从心理动机、思想环境、同伴群体、教育模式四个方面着力培养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

关 键 词:亲社会行为  合作型亲社会行为  大学生  发生机理  对策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