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期知青小说的话语逻辑——兼论文革前后知青文学的精神渊源 |
| |
作者姓名: | 刘起林 |
| |
作者单位: | 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浙江大学博士后 |
| |
摘 要: | 本文选择文革时期公开发表的知青题材长篇小说,揭示其话语逻辑与内在意味.认为文本模式化叙事的双重情节建构、理性主题开掘、人物及其关系设计和矛盾发展演变程式等方面,顺应着违背历史与文学规律为文革意识形态提供合法性论证的目的,显示出反人权、反人性的思想特征.但作品人物形象和情节叙述的具体内涵,以及对地域风情、民间文艺、浪漫抒情气质等审美元素的追求,暗含着后来知青文学合理化发展的道路.
|
关 键 词: | 文革时期 知青文学 模式化叙事 话语逻辑 内在意味 |
文章编号: | 1009-5675(2004)06-123-0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