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文献(共20条): |
[1]、 | 王莹慧,孙明元.在打工子弟学校的社工实习[J].中国社会导刊,2009(12):20-22. |
[2]、 | 朱爱华.打工子弟学校驻校社工的启示[J].中国社会导刊,2009(12):25-26. |
[3]、 | 闫薇.挺进打工子弟学校的社工——行知新公民学校来了“驻校社工”[J].中国社会导刊,2009(12):15-17. |
[4]、 | 张巧玲.我在殡仪馆做社工[J].中国社会导刊,2013(24):56-57. |
[5]、 | 鹏星.社工服务机构的专业化之路——记深圳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J].中国社会导刊,2009(27):17-19. |
[6]、 | 张晟晔.驻校社工的困境[J].中国社会导刊,2014(15):4-5. |
[7]、 | 吴新.陪她走完生命最后一程——宁养社工服务案例分享[J].中国社会导刊,2012(19):13-15. |
[8]、 | 管向梅.我的社工实习教育经[J].中国社会导刊,2008(33):25-26. |
[9]、 | 朱玲芳.越走越宽的社工路[J].中国社会导刊,2009(33):52-52. |
[10]、 | 徐晓玲.社工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J].中国社会导刊,2010(11):45-46. |
[11]、 | 席园园.天津泰达社工:驱动社区建设新引擎[J].中国社会导刊,2011(34):52-53. |
[12]、 | 周舒.我在美国家庭服务社做社工[J].中国社会导刊,2012(28):50-52. |
[13]、 | 赵环.我看社工的待遇与安居[J].中国社会导刊,2011(7):45-45. |
[14]、 | 陈钟林,Jian.我与香港社工的两地书(六)——关于社工职业与性别[J].中国社会导刊,2008(27):60-61. |
[15]、 | 孙雪茹.社区社工能为机构养老的老人做些什么[J].中国社会导刊,2014(15):55-55. |
[16]、 | 陈钟林,Jian.我和香港社工的两地书(六)——关于社工的价值与素质[J].中国社会导刊,2008(24):60-61. |
[17]、 | 王冠.肇庆市举办社工赴香港学习分享会[J].中国社会导刊,2013(25):4-4. |
[18]、 | 岑雪莹.“有问题找社工”——香港的社会服务机构[J].中国社会导刊,2012(27):49-50. |
[19]、 | 杨进.我的一段社工“小路”[J].中国社会导刊,2012(30):20-21. |
[20]、 | 卢美凤.社工拾起破碎的家庭[J].中国社会导刊,2014(7):4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