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技术进步水平和技术进步贡献的计算方法
引用本文:孙名禄,吴育华. 技术进步水平和技术进步贡献的计算方法[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2(3): 38-38,40
作者姓名:孙名禄  吴育华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072
摘    要:文章在明确技术水平和技术进步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在产出增长型的技术进步的条件下,技术水平的四种计算方法。然后,重点介绍了四种类型的技术进步贡献的经济意义及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分析,给出了技术进步对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指标的重要性,以及在计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时原始数据的搜集和整理的重要性。

关 键 词:技术水平  技术进步贡献  生产函数
文章编号:1008-9896(2005)03-0038-01
修稿时间:2005-01-10

Technology advancement and accessment of technology advancement contributions
SUN Min-lu,WU Yu-hua. Technology advancement and accessment of technology advancement contributions[J]. , 2005, 22(3): 38-38,40
Authors:SUN Min-lu  WU Yu-hu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confirm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echnology state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this article firstly introduces four kinds calculational methods of technology state.Then,give the economic significance and calculational methods of these four kinds calculational methods.Finally,we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to output increasing speed.
Keywords:technology state  contribution rate of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production func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技术进步对天津市经济增长贡献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家
[2]、周庆行,徐姝.外商直接投资对东西部地区技术进步的贡献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7(2):34-36.
[3]、中国道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新贡献[J].江西社会科学
[4]、李光地的思想贡献及其历史进步意义[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5]、刘钰.21世纪社会主义的必备条件:科学水平与技术进步[J].江苏社会科学,2001,23(4):51-56.
[6]、高波.规模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J].江苏社会科学,1995(3).
[7]、丁伟.广西产业技术进步和信息化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04(3):65-67.
[8]、罗卫东.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的约束条件和战略选择[J].浙江社会科学,1993(2).
[9]、刘阳.加快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0(4):13-15.
[10]、吕火明.技术进步率是衡量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的重要指标[J].天府新论,1988(5).
[11]、杨冠英.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进步问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4,12(5):141-142.
[12]、宋秦年.党的先进性建设与社会主义办学方向[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3):36-36,39.
[13]、M.A Pollatschek.Further contributions to scaling of paired comparisons and ranking[J].Social science research,1976,5(1):63-80.
[14]、余金成,白立强.也谈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对十七大相关分配原则的理论解读[J].河南社会科学,2008,3(2):1-4.
[15]、沈顺福.论魏晋玄学形而上学的特点及其贡献[J].东岳论丛,2011,32(3).
[16]、曾光光.桐城派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与地位[J].江淮论坛,2004(6):107-112.
[17]、王献福,米立根.论江泽民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贡献[J].河南社会科学,2002,10(1):40-42.
[18]、陈文高.论《文心雕龙》对古代写作理论建设的贡献[J].江西社会科学,2003(10):46-48.
[19]、李忠杰.邓小平推动对外开放的历史贡献[J].理论与现代化,2004,3(5):4-7.
[20]、胡怀国.2002年度诺奖得主卡尼曼和史密斯及其对心理和实验经济学的贡献[J].社会科学家,2003(2):27-33.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