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低的理性分析与对策研究
引用本文:葛喜平.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低的理性分析与对策研究[J].学术交流,2004(9):168-173.
作者姓名:葛喜平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德育教研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    要:德育是目标十分明确的实践活动,德育的有效性是其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环境的变化增强了高校德育的难度,这些难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德育运作系统相关要素的模糊不定或功能缺损。具体表现为:由于教育者对德育定位、德育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在价值取向上呈现泛政治化、功利化的倾向,致使德育内容的设计过于理想化、绝对化,缺乏时代精神;在德育实施方法上表现为智育化、强制化和形式化。增强高校德育过程的实效性,必须建立多层次、可持续性的目标导向,确立由重知识教育向重道德养成教育转化的教育理念与和谐发展的主体德育模式,由封闭性教育向开放性教育转化,以期形成整体化、全方位、开放式的德育网络,形成内外协调一致的合力体系,从而实现德育在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 键 词:高等学校  德育  德育过程  实效性
文章编号:1000-8284(2004)09-0168-06
修稿时间:2004年3月6日

Rational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ing of Low Efficient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