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论苏轼词的蒙太奇美
作者姓名:周玲  张连举
摘    要:本文认为中国古典诗词中也存在着相当于西方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并对苏轼词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得出渲染、映衬、对比、呼应、象征等是苏词蒙太奇美的具体体现的结论。

关 键 词:蒙太奇  渲染  映衬  对比  呼应  象征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陈铭.论苏轼词的艺术直觉[J].浙江学刊,1989(2).
[2]、应贤君.论苏轼诗歌的理趣美[J].学术交流,2007(8):151-153.
[3]、邓红学.论韦庄词与审美超越[J].社科纵横,2009,24(1):94-96.
[4]、张美丽.论张孝祥对苏轼词的接受和推重[J].学术交流,2020(2):171-178.
[5]、吴媛媛.浅析苏轼词的比喻[J].学术交流,2007(2):155-157.
[6]、谭宇宏.姜夔词与苏轼词之比较[J].学术交流,2007(9):144-147.
[7]、蒋晓城.论唐宋艳情词的悲剧美[J].社科纵横,2010,25(12):86-88.
[8]、杨雄,潘永洁.苏轼词中的生命享受[J].社科纵横,2010,25(9):74-77.
[9]、于立杰.略论苏轼词的艺术特色[J].学术交流,1999(3).
[10]、王红霞.一蓑烟雨任平生——从苏轼词解读苏轼人生[J].生存,2020(8):0224-0224,0228.
[11]、张进.苏轼论为学之道[J].唐都学刊,2002,18(3):75-79.
[12]、霍建波,黄镇.从苏轼隐逸词解读宋代隐逸文化[J].社科纵横,2010,25(8):98-100.
[13]、刘筑琴.毛泽东诗词色彩论[J].唐都学刊,1991(3).
[14]、王伯英.论苏轼的政治态度[J].学习与探索,1981(2).
[15]、田彩仙.阮籍《咏怀》诗的意象组合[J].社科纵横,2000(3).
[16]、杜娟.电影中的隐喻现象论析[J].社科纵横,2014(1):154-156.
[17]、海美灵.浅谈宋代文学与苏轼辛弃疾词之异同[J].生存,2020(6):0201-0201,0200.
[18]、袁凤梅.论民间美术色彩的对比[J].社科纵横,2006,21(3):111.
[19]、李建军.论《白鹿原》和《日瓦戈医生》中的象征[J].唐都学刊,1998(1).
[20]、杨柳.论《春江花月夜》月亮意象的多重象征系统[J].唐都学刊,2003,19(1):38-3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