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体用与性相--略论熊十力哲学对佛教唯识学的继承与改造
引用本文:吴学国.体用与性相--略论熊十力哲学对佛教唯识学的继承与改造[J].南京社会科学,2004(2):41-45.
作者姓名:吴学国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哲学系讲师、哲学博士,天津,300071
摘    要:熊十力哲学是通过对大乘佛学的独特诠释建立起来的.这种诠释的根本特点,就是以体用解释性相.对于大乘佛学来说,性相问题是最根本的理论问题.无论是大乘的空宗还是有宗,都是从存在论的"真"、"妄"分别的立场来说明法性、法相及其相互关系的.但华夏文化传统是以体用-元为其基本思想构架,故中国佛教的主要流派往往也把这作为诠解印度大乘佛学的出发点.这种诠解必然包含了一种思想语境的转移.故空有二宗的理论在传入中国后,都被融入如来藏思想的系统之中了.熊十力哲学对佛教唯识学的阐发,也是以体用一元为出发点的.熊氏的体用论是一种生存论的体用哲学,它主要来自于<易传>,实际上是以易解佛,同时也是以佛解易.这种解释实质上是把问题从存在论转移到生存论领域.

关 键 词:唯识学  体用  性相  生存论
文章编号:1001-8263(2004)02-0041-05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