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私家园林的历史变迁与原真性保护研究——以苏州怡园为例
作者姓名:谷光灿  程语  李莉  郭良  邓宏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惠州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郑州轻工业学院;;上海市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管...;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摘    要:中国私家园林(比如苏州等地的古典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其保护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土地私有制的改革与变迁,私家园林的所属及其性质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很多私家园林作为公园对公众开放后,园内景物也在发生着变迁。如何保护好中国私家园林的原貌、延续古人造园时的文化意境、传承前人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顺应其新的功能调整、实现新时代的发展是我们应该重视的课题。苏州怡园是苏州众多古典园林中建造较晚的一座,亦是吸取苏州多园之长的园林,具有私家园林转变为公园的普遍性与代表性。本文以苏州怡园为例,通过2016年较为全面的测绘和调查所得到的较为完善的怡园资料信息,包括对怡园最新平面图进行绘制、统计怡园内的花木现存数量与情况等,并与历史文献中的怡园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以刘敦桢先生的《苏州古典园林》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归纳出怡园在布局、建筑、花木、山石上的171处变化,针对变化之处推测分析背后的原因,追求地方文物遗产的真实性保护,为怡园的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为中国其他私家园林遗产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