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全部学科
医药、卫生
生物科学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农业科学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历史、地理
语言、文字
文学
艺术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马列毛邓
全部专业
中文标题
英文标题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作者中文名
作者英文名
单位中文名
单位英文名
基金中文名
基金英文名
杂志中文名
杂志英文名
栏目中文名
栏目英文名
DOI
责任编辑
分类号
杂志ISSN号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发展述论
作者姓名:
王建旭
作者单位:
信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近代中国监督制度资料整理与研究”(18ZDA199);
摘 要: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体制构建有着完整的逻辑和丰富的内容。1921—1927年,在共产国际和党的早期领导人的共同指导下,党形成和不断加强了上级监督的监督方式,党的早期领导人的个人权威在党内监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27年4月中共五大至1935年8月共产国际七大,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作用十分突出,党在这一阶段设立了与同级党委平行的监督委员会制度,探索党内的平级监督。抗战时期,监督委员会被置于同级党委之下,上级监督成为主要形式,同时党探索了自我监督的模式。解放战争时期,为反对官僚主义,党的主要领导人还对开展党外监督和群众监督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这些监督思想及其实践,共同保证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拥有铁的纪律的革命政党,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关 键 词:
民主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
党内监督
发展与实践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