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的“呈现”与“坎陷”——牟宗三“良知坎陷说”与王阳明“良知本体”的困境及疏解 |
| |
作者姓名: | 任健 聂科记 Jason T.Clower |
| |
作者单位: | 1.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2. comparative religion at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Chico |
| |
基金项目: |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心学社会治理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17XZX009)阶段性成果; |
| |
摘 要: | 牟宗三早年提出的“良知坎陷说”,主要受其师熊十力的“良知是呈现”影响,但“客观的悲情”的引发也是其形成的关键。“良知坎陷说”真正的理论困境并非“良知”不能“坎陷”,而是选择以阳明“致良知”为嫁接点导致的对“工夫论”的忽视并由此引发的“发生学”问题以及“良知本体”无法创生具体客观存在物的问题。而张载之“两层结构的宇宙论”正好可以从根本上对治阳明“物”的合法性问题,“物”的产生由此有了终极根源,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了形上根据。因此,从阳明回到张载,可解决“物”创生的合法性问题,也可借此思路再反思牟宗三早年的“良知坎陷说”并为其寻找一新的理论突破口,进而重新思考中国文化体系如何“开出”和安顿“科学知识”的问题。
|
关 键 词: | 良知坎陷 良知 太虚 牟宗三 王阳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