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晚清中国的“法国大革命”叙事及其思想意涵
引用本文:顾少华.晚清中国的“法国大革命”叙事及其思想意涵[J].学术研究,2024(1):132-140+178.
作者姓名:顾少华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历史学系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欧美政治革命在清末中国的接受史研究”(20YJC77000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法国大革命曾于思想文化层面深刻影响辛亥革命。回到历史现场,法国这一事件在中国并非从一开始就呈现革命面貌,19世纪前半期它是法国历代君王统治轮替间的普通民变,19世纪后半期则被附着具有变革政体的民主意涵。1899年后它逐渐展现出作为革命事件的意象,并被认定是求权而非诛暴的新型革命。1906年康有为刊发《法国革命史论》,以汤武革命为母题将其重塑,强调它只是发生在法国的汤武故事,属于中国古代革命的诛暴而非求权范畴。在法国大革命是诛暴还是求权革命的争论背后,是革命合法性观念于清末最后十年左右的转型:诛暴不再是革命师出有名的必备前提,求权也是发动正当革命的充分条件。在传统政治文化中作为美好政治意象的贤君和仁政,无法再真正有效消弭革命声音,清廷失去了原先可收摄人心的护身符。这种革命合法性观念的变动,是理解辛亥革命何以发生的重要维度。

关 键 词:法国大革命  汤武革命  辛亥革命  康有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