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文献(共20条): |
[1]、 | 张郭.从《古利斯坦条约》看伊朗外交[J].社会科学论坛,2006(11):61-64. |
[2]、 | 陈涛.从《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看抗战时期的中苏外交[J].理论界,2009(11):104-106. |
[3]、 | 宁东.从修辞性叙事理论看贝娄小说《拉维尔斯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
[4]、 | 从《库什王纪》看古代伊朗与东亚之交通[J].西域研究 |
[5]、 | 方长明.从伊朗石油危机看英美特殊关系[J].理论界,2009(2):200-202. |
[6]、 | 从《日本外交文书》看各国对福建事变的应对[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7]、 | 维护门户开放:柔克义与《辛丑条约》外交谈判[J].社会科学战线 |
[8]、 | 施学光.从里斯本战略和《欧洲宪法条约》的困境看欧洲联盟21世纪发展前景[J].国外社会科学情况,2007(3):56-60. |
[9]、 | 夏继果.《布鲁瓦条约》新论[J].北方论丛,2002(4):24-27. |
[10]、 | 赵海峰.《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条约》评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1(1):168-172. |
[11]、 | 穆宏燕.从细密画看伊朗文化的顽强性[J].延边大学东疆学刊,2002,19(1):101-107. |
[12]、 | 陈以定.从外交话语看中国外交中和平观念的演进[J].江淮论坛,2012(5):111-116. |
[13]、 | 查洪德.从陶诗看《桃花源记》[J].殷都学刊,1982(4). |
[14]、 | 林榕杰.从《老子》看老子[J].船山学刊,2010(4):124-125. |
[15]、 | 李欣复.从文化学看《文心雕龙》[J].齐鲁学刊,1987(1). |
[16]、 | 王炜民.从《四库全书》看焦竑[J].殷都学刊,1995(4). |
[17]、 | 曾景忠.从《庸言》看梁启超[J].天津社会科学,1986(6). |
[18]、 | 孔繁.从《世说新语》看清谈[J].文史哲,1981(6). |
[19]、 | 屠启宇.从环境外交看国家主权观的发展[J].社会科学,1993(8). |
[20]、 | 孔繁宇.从中国政府五次声明等外交文件看《旧金山和约》对华之法律效力[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