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心理账户视角下农地流转不畅的机理解释及其再造机制探究
作者姓名:郑沃林  曹壹帆  邹宝玲
作者单位:1.广东金融学院 信用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2.西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
3.西南大学 农村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路径与政策研究”(21AZD032);清远市哲学社会科学2022年度规划课题“清远市生态资产评估及其价值实现路径研究”(QYSK2022018)。*为通讯作者。
摘    要:农地流转是改造小农户并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农民普遍将农地流转给亲友邻居的行为并未完全遵循收益最大化原则。对此,基于心理账户理论解构农户农地流转对象选择的发生学机理。研究表明,(1)农地的产权属性导致农户形成农地心理账户,并根据交易对象的差异性,分割成熟人心理账户和陌生人心理账户。(2)根据心理账户的核算规则,农户将农地流转给熟人是因为收益(由即期收益和预期收益构成)大于损失(由显性成本构成);转给陌生人是因为收益(由即期收益构成)小于或等于损失(由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构成)。为此,促进农地要素市场化的关键在于提高陌生人心理账户的收益或者降低损失。基于江西绿能公司的案例及“广东千村调研”的实证检验发现:以村委为主体,引入社会资本促进农地流转,帮助农户“土地入股参股”,搭建农地流转服务平台或集中流入农户土地再流转出去是促进农地要素市场化的路径。

关 键 词:心理账户  农地流转  熟人  陌生人  契约形式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