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多变量随机波动率模型及在中国股市的应用
作者姓名:邵锡栋  黄性芳  殷炼乾
作者单位:1. 西安交通大学,金禾经济研究中心,西安,710049
2. 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西安,710049
基金项目:国家985工程二期项目
摘    要:文章在一维随机渡动率(SV)模型基础上,通过扩展,建立了多个多变量随机波动率(MSV)模型.首次将MSV模型大规模应用于中国沪深两市指数周收益率数据,利用MCMC方法进行模型估计,选用DIC准则进行模型比较,得出拟合程度最好的MSV模型.结果显示,加入波动率单边Granger因果关系的MSVGt-AR(1)模型对沪深两市的拟合能力最好.

关 键 词:多变量随机波动率模型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周宏山,冀云.非对称随机波动模型在中国股市的应用[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22(4):70-73.
[2]、徐立霞.波动率模型在中国股市中的应用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2).
[3]、周林.中国股市的实际波动率[J].统计与决策,2006(24):80-82.
[4]、张路胶,赵华.中国股市波动率的非对称性[J].统计与决策,2006(20):80-82.
[5]、刘国旗.非线性GARCH模型在中国股市波动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统计研究,2000,17(1):49-52.
[6]、杨科,林洪.中国股市波动率与收益率的因果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21).
[7]、耿立艳,马军海.中国股市波动率的TSK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9(1).
[8]、潘越.成交量的GARCH修正模型在股市波动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4(8):50-51.
[9]、杨桂元,赵宏宝.中国股市收益率和波动率的长记忆性检验[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24(6):39-43.
[10]、郭培栋,陈启宏.随机波动率下信用风险定价模型的比较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23):21-25.
[11]、邢艳春,廖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股市波动率的影响[J].统计与信息论坛,2023(1):71-80.
[12]、王文静,马军海.基于灰色经济计量模型的我国股市波动率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18).
[13]、何基报,茆诗松.影响新兴股市的多因素模型及与中国股市的比较[J].统计与信息论坛,1997(3).
[14]、郭培栋,陈启宏.在约化模型下具有随机波动率的可违约债券定价[J].统计与决策,2010(20).
[15]、陈玉娟,查奇芬.多变量灰色模型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3(9):23-24.
[16]、何飞平.基于随机波动率的风险价值计算[J].统计与决策,2007(5):143.
[17]、黄继平,黄良文.中国股市波动的周期性研究[J].统计研究,2003,20(11):9-6.
[18]、邱世远,高鸿桢.中国股市收益波动率的持久成分与短期冲击成分分解[J].统计与决策,2006(23):111-112.
[19]、徐静,任庆忠.波动率不确定模型在外汇期权定价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11(13).
[20]、薛昊,王皓月,李汉东.中国股票市场波动率模型预测效果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6(1):29-33.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