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非归化非异化:胡适白话诗翻译中的双重偏离
引用本文:席,楠.非归化非异化:胡适白话诗翻译中的双重偏离[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122-127+148.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项目“20世纪初中美新诗运动在诗学理念上的差异与启示研究”(GD18CWW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美国反文化运动时期小说中的暴力书写研究”(21YJC752018)阶段性成果;
摘    要:长期以来,研究者们从翻译理论出发,对于归化和异化翻译路线是否非此即彼存在争议。以胡适的白话诗翻译为例,从翻译实践出发进行分析,发现胡适的白话诗翻译是既非归化也非异化的。由于胡适的白话译诗以推动文学改良为目标,其翻译均不是归化的,偏离了中国传统诗歌。同时,它们也不是异化的,同样偏离了原语诗歌。在方法层面,其白话译诗以“白话”为中心;在策略层面,其以“诗体的解放”为中心;在伦理层面,胡适对翻译文本的选择以“文言一致”为中心。最终,胡适的白话诗翻译实现了对中国古典诗歌和外国原诗的双重偏离。

关 键 词:胡适  白话诗翻译  归化  异化
点击此处可从《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