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比兴"与"客观对应物"理论
引用本文:孙雪梅,李会芳."比兴"与"客观对应物"理论[J].社会科学论坛,2004(20):30-32.
作者姓名:孙雪梅  李会芳
作者单位:1.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2. 河北师范大学
摘    要:钱钟书先生曾在其论文<诗可以怨>中开一位无名诗人李廷彦的玩笑,提到在诗中为了凑对而编出"舍弟江南没,家兄塞北亡"的句子以呈上司,颇得上司同情,钱说他深谙艾略特之"客观对应物"原则,知道诗要写得具体有形象,心情该在实际事物里体现.其实不光是李廷彦,中国诗人早就开始有意识的使用这一原则,其最早可以上溯至中国的第一部诗集<诗经>.不过,把中国几千年前的诗歌传统拉出来与20世纪西方现代派大师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理论相提并论,似乎有些牵强,其实不然.如果我们认真阅读中国的古典诗词,就可以发现"比兴"是一个从始至终,贯穿如一的传统.这个传统是如此常见和容易理解,以至许多人忽略了它的存在和价值,而拿艾氏的"客观对应物"来对照,正可以使我们意识到传统的可贵之处和天下诗人共有的思维模式和创作手法,二者虽然相隔了十几个世纪,但丝毫不影响它们的相互映照,相互扶持.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