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钟摆论”与文学的“因革递嬗之迹”——中国文学史叙述中的一种批判性进化观
引用本文:赵黎明.“钟摆论”与文学的“因革递嬗之迹”——中国文学史叙述中的一种批判性进化观[J].青海社会科学,2013(3):151-156.
作者姓名:赵黎明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西部项目"现代中国古典主义‘新诗’理论研究"
摘    要:"钟摆论"是在对线性进化论批判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学发展观,主要体现在从晚清到五四若干人文主义者的文学史叙述中。晚清之时,章太炎在对新世纪派的批驳之中,提出了"俱分进化"的观点,而王国维则首次将钟摆论移用于文学史叙述,提出了优美、壮美两种风格交替呈现的文学发展形态;五四时期,周作人与胡先骕同时对胡适线性进化文学史观提出质疑,而吴宓与胡怀琛则通过文学史叙事的具体实践,进一步证明了文学发展中的钟摆规律。钟摆论被运用于文学史叙述,是对当时流行的矢量进化观的修正与补充。两种进化话语的对峙与对话,客观上丰富了现代文学史观的内涵,构成了新文学发展历史观的复调。

关 键 词:线性进化  钟摆论  文学史观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