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与文本的互释——封面艺术与鲁迅的前期创作 |
| |
作者姓名: | 原小平 |
| |
作者单位: |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文学的副文本研究 |
| |
摘 要: | 书籍中的图像因素主要是封面和插图,与文字文本关系密切,又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在鲁迅看来,书籍中的插图、封面有文字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和文字构成相互阐释、相互补充的关系。鲁迅一生都对自己著作或译作的封面、插图精益求精。1920年代出版的《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其封面作为鲁迅精心制作或选择的图像文本,表现了其前期创作的内在精神联系。从《呐喊》、《彷徨》封面的红色底色,到《野草》、《朝花夕拾》封面的灰蓝色、明黄色底色,暗示了鲁迅在文学创作中所经历的精神裂变过程:由红色的激情裂变为蓝色的忧郁和黄色的温情,其情感轨迹明晰可辨。
|
关 键 词: | 图像 文本 鲁迅 封面艺术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