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救助管理职能优化的动力因素及其实现途径——珠三角某市的实践与启示
引用本文:汤秀娟.救助管理职能优化的动力因素及其实现途径——珠三角某市的实践与启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44-149.
作者姓名:汤秀娟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理学系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与社会治安防控研究”(项目编号:10CGL065);广州市属高校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城市流浪乞讨儿童救助机制研究——以广州为例”(项目编号:10A138)
摘    要:救助范围的扩大,救助类型、方式、内容、力量、性质的转变,反映救助管理职能在实践中的不断优化。而人口有序流动、社会矛盾协调、社会治安防控、服务型政府建设、救助制度完善等因素是救助职能优化的内外动力源。为此,建立良好的救助文化、完善救助协作机制、提升救助队伍素质是打造立体救助模式,实现救助职能优化的基本途径。

关 键 词:救助职能  优化  动力  立体救助  救助文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