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交往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哲学
引用本文:张登巧,赵润林.交往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哲学[J].社会科学,2001,5(3):37-40.
作者姓名:张登巧  赵润林
作者单位:1. 湖南省吉首大学政法学院讲师,吉首,416000
2. 公安部一局调研处硕士,北京,100741
摘    要:人是一种社会实践性存在 ,人作为主体的所有规定都包含在现实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创造活动之中。马克思说 :“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 ,为了实现思想 ,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① 人对实践力量的使用包括劳动创造、交往实践以及两者基础上的符号创造和运用。人不只是一种自然力 ,更重要的是 ,人是改造客观自然力量和客体化的社会力量的主体 ,是自然、社会乃至自身的主人。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出发理解作为主体的人 ,意味着将主体看成是人的实践生成 ,从而主体性即表现为主体在社会实践中的直接现实性东西。主体性乃是人作为主体在…


The Concept of Inter-action Practice and the Subjective Philosophy of Marxism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