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民国时期立国之争的再思考
引用本文:禹思恬,周建波,梁银鹤.“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民国时期立国之争的再思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8(1):146-154.
作者姓名:禹思恬  周建波  梁银鹤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北京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87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6AJL003)
摘    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一次关于“何以立国”的争论,争论的核心是“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此次争论包括了耳熟能详的一些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等社会名流,以章士钊为代表的“守旧派”、梁漱溟、晏阳初等乡村建设运动者为代表的“改良派”和以董时进为代表的“创新派”坚持“以农立国”,他们的出发点是中国对于农国地位以及农国精神的维护;吴景超、张培刚、孙倬章则是“以工立国”派的重要拥趸,他们主要着眼于现实,提出只有建立强大的工业基础才能挽救民族于危亡之中。此外“非名流”乃至“草根”阶级也参与到了论战中,与他们相比,“名流”论战者有着更为宏观、全局性和深层次的把握。传统认为“工农之争”的论战以“以工立国”派的胜利而告终,然而从不同的视角看,“以农立国”的观点不无道理,甚至对于现阶段经济的发展仍有指导意义。

关 键 词:民国  以农立国  以工立国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