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江南文化诗学研究笔谈
引用本文:刘士林,朱逸宁,李正爱,刘铁军.江南文化诗学研究笔谈[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作者姓名:刘士林  朱逸宁  李正爱  刘铁军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海南海口571158 (刘士林),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南京210097 (朱逸宁,李正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南京210097(刘铁军)
摘    要:刘士林认为,对以务实著称的中国民族来说,由于持续的文化压抑因而它的审美机能是严重匮乏的。在充满苦难、又在苦难中产生出巨大生命热情的江南轴心期,才使得中国民族的审美意识从沉重的政治伦理异化中解脱出来。以礼乐政治为中心的“北国诗性文化”,只能看作是一个自身特征尚不明晰的“初级阶段”或“早期状态”。朱逸宁认为,自 8世纪起,中国的文化中心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以江南文化为代表的诗性精神获得了说话的机会,并由此成为中国民族二元精神中的一极。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晚唐和五代时期的文艺活动。李正爱认为,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以及不同主体所采取的生活态度不同,江南民族和北方民族产生了本质的不同。北方黄河文明选择了政治 -伦理为其生活理念模式,建立在鱼稻文化基础之上的江南则选择了审美-诗性作为它的生活理念模式。这种有着江南特色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形成了具有独特江南文化气息的一种审美-诗性文化。刘铁军认为,在远离政治中心、疏离国家权力中心的乡村宗族组织中,乡绅成为中国乡村的知识占有者与权威阶层。他们既有公众话语遵循道德伦理的一面,又有私人话语追求精神自由审美的一面。这种有道德伦理与精神自由追求的乡绅话语直接表现在他们的治家文化中。

关 键 词:江南轴心期  文化中心南移  江南鱼稻文化  江南乡绅话语

A Poetic Study of the Culture in the Region to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LIU Shi- lin,ZHU Yi- ning,LI Zheng- ai,LIU Tie- jun.A Poetic Study of the Culture in the Region to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J].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5(1).
Authors:LIU Shi- lin  ZHU Yi- ning  LI Zheng- ai  LIU Tie- jun
Institution:LIU Shi- lin~1,ZHU Yi- ning~2,LI Zheng- ai~2,LIU Tie- jun~2
Abstract:
Keywords:Jiangnan axial period  the southward movement of cultural center  Jiangnan Fish- Rice culture  Jiangnan country gentry discourse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