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教育哲学视野下环境安全工程专业五元创新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与实践解析
引用本文:史国栋,邵辉,李定龙,葛秀坤,赵庆贤,李伟明,王凯全.基于教育哲学视野下环境安全工程专业五元创新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与实践解析[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59-63.
作者姓名:史国栋  邵辉  李定龙  葛秀坤  赵庆贤  李伟明  王凯全
作者单位:[1]常州大学党委办公室,江苏常州213164 [2]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08JA880032); 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苏教高[2009]27号); 常州科教城院校科研基金重点项目(K2007202); 2009年江苏工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题(苏工教[2009]20号); 常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常大教[2010]4号)
摘    要:在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与"安全"这两个问题始终伴随其中。要解决"环境"与"安全"问题,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分门别类,又要交融综合。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框架格式",是对培养目标的分解与落实。通过"框架格式"能够清晰的反映教育活动的组成要素及要素之间的逻辑关联和运行机制。环境与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人格品质的塑造、工程应用思维与工程方法的形成、工程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工程应用创新能力的培育"为四个立足点,模式关注如何发展学生特定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睿智的行为"能力,形成"提出问题(对事物的认识)→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研究性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践与实训)→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顿悟瞬间(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建立自信心与新的目标(形成创新的原动力)"的教育活动,不断促进人才"成长"。

关 键 词:环境安全工程专业  工程应用创新  五元培养模式  培养活动实践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