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仁王般若经》的汉译及其“疑伪”之争
引用本文:杨维中.《仁王般若经》的汉译及其“疑伪”之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7):81-86.
作者姓名:杨维中
作者单位:;1.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2.南京大学哲学系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佛典汉译史的诠释学研究”(12BZJ0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传佛教解经学研究”(13AZD030)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仁王般若经》"疑伪"的说法,其来有自。在梁代此经已经有来历莫辨的困境。但是,应该充分注意的是,此处所言为"疑经"而非"伪经"。从僧祐将之编入"失译录"来看,关于此经当时最为苦恼的是不知译者。隋法经在《众经目录》中将《仁王经》列入"疑惑录",法经看到的《经录》记载《仁王经》二卷为"竺法护译";法经看到的实物《仁王般若经》在经首又有"罗什撰集佛语"的题名。《历代三宝纪》根据新的资料作了记载,肯定了此前《仁王经》有三次翻译。费长房的记载得到后世经录学家的普遍认同,唐代的智昇并且直接否定了法经的说法。智昇所说的《仁王般若经》"翻译有源"就是以费长房的记载为依据的。通过对于隋唐经录关于此经的记载的分析研究,认定《仁王般若经》并非"疑伪经",竺法护、鸠摩罗什、真谛、不空等先后四次翻译《仁王般若经》是真实可靠的历史事实。

关 键 词:《仁王经》  法经  费长房  智昇  不空  梵文本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