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孟子“性有善有不善说”的社会意义——兼与荀子、黑格尔比较
引用本文:岑庆祺.孟子“性有善有不善说”的社会意义——兼与荀子、黑格尔比较[J].东岳论丛,2001,22(2):83-84.
作者姓名:岑庆祺
作者单位:澳门中国哲学会,中国,澳门,邮政信箱:481
摘    要:伦理学的基础是人性论。在我国历史上 ,孟子第一个系统地提出人性论的学说。“孟子道性善。”〔1〕(《滕文公上》)“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1〕(《告子上》)孟子的“性善说” ,主张人性是善的 ,是无有不善的 ,它影响了儒家主流两千多年。导人向善 ,其功甚伟 !但仔细分析其理论 ,又应把他的学说正名为“性有善有不善说”。一他说人体有六官 :口、目、耳、鼻、四肢、心。“口之于味也 ,目之于色也 ,耳之于声也 ,鼻之于臭也 ,四支之于安逸也 ,性也。”〔1〕(《尽心上》)心之官与上面的五官不同 ,“心之官则思…

文章编号:1003-8353(2001)02-0083-02
修稿时间:2001年12月21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Mencius' Theory that Some Human Nature Is Good and Some Is Bad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