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禀气人性论的建立中儒道话语范式的演变
引用本文:叶平.禀气人性论的建立中儒道话语范式的演变[J].中州学刊,2015(2):112-116.
作者姓名:叶平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唐末五代十国儒学研究”(10CZX027);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5-CXTD-01)
摘    要:西汉初年,董仲舒首先把道家阴阳观念与儒家的伦理道德结合起来,建立了儒家的禀气人性论。其后,道家、道教也提出了自己的禀气人性论。禀气人性论在发展中呈现出强烈的儒道互补的特征,儒、道的人性论都分别引入了对方的话语范式,互含对方的某种理论特质。儒家学者以道家、道教的中性价值话语(即物理属性的阴阳、有无、明暗、厚薄、多少)为形式,以儒家的伦理道德话语(善恶、正邪、贤愚)为内容,论证其禀气人性论;道家、道教也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赋予阴阳二气以道德意义,不但将传统的"道性"观念伦理化,而且承认了儒家禀气论中人性差异的主张。唐末到宋代,儒道互动的趋势更为明显,经过张伯端、张载、朱熹等人的努力,儒、道禀气人性论不但义理相通,而且在话语范式上实现了完全的圆融。

关 键 词:禀气人性论  儒家  道教  阴阳  善恶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