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ELES模型对福建省城镇居民食物消费需求边际倾向、消费结构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结果发现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肉禽、水产品、瓜果类等高营养食物消费逐渐增加,边际消费倾向较高,而油脂、粮食、蔬菜等基础型食物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说明福建省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正逐步改善;最后提出调整食物生产结构,树立“大食物”新观念,增加动物性食物供给;大力扶持林下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建立区域间食物流通机制和农产品价格监管机制;保障食物生产用地需求,稳定食物供给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黑龙江省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现状,运用ELES模型,从边际消费倾向、基本消费支出和弹性等方面,对黑龙江省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肉类消费是当前黑龙江城镇居民最重要的食品消费支出项目,在整个食物消费市场中影响力强;粮食、油脂类的消费逐步趋于稳定;水产品需求具有一定的潜力。黑龙江城镇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在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3.
从连云港市食品加工制造业现状出发,对食品消费群体及需求,资源情况,产品通道和基础设施年主要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4.
所谓信息消费,是指在生产、生活中,消费主体(这里主要指居民)在信息需求的引导下消费信息产品及服务从而得到满足的消费行为。凡是为获得信息所进行的消费均属于信息消费,包括对信息设备的选购、使用和对信息本身的收集加工、利用两个方面,其过程包括信息需求、信息获取占有、信息吸收处理和信息创造四个基本阶段。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信息认识不断加深等方面的综合作用,我国居民的信息消费行为和信息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我国居民信息消费新特征(一)从规模上看,信息消费群体不…  相似文献   

5.
略论"文革"时期的"语言暴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两个方面对文革时期的语言暴力问题进行了讨论,一是构成及使用情况,分为四种,即攻击性言辞、詈骂性言辞、贬斥性言辞和威胁性言辞;二是主要的判定标准,提出了看目的、看适度与否、看使用场合与看对象等四点.  相似文献   

6.
民生是为人民的生计,它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等消费生活的方方面面。民生是由私人消费和集体消费共同支撑的,私人消费/集体消费的供给多寡构成了四种民生建设模式。从私人消费与集体消费的供给状况看,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今,我国的民生建设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53~1978年:国家计划主导下的贫困均衡型民生;1978~1991年:由国家主导向市场主导民生过渡;1992~2002年:国家在集体消费领域退出及市场主导型民生发展;2003至今,国家的回归及民生发展的新均衡趋势。  相似文献   

7.
食品营养强化是确保食物安全的重要技术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FAO上世纪60年代中叶首次敲响世界“食物安全”(我国一直称“粮食安全”)警钟以来,其内涵不断发展、延伸,迄今,形成了由食物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安全构成的丰富内涵。本文着重阐述食品营养强化技术对促进以“粮食安全”为重点的食物安全的重大意义。食品的核心价值是内在营养功能。人体消费食品的唯一目的是身体生理的需要,以保证发育成长,体魄强健,精力充沛,延年益寿。至于食品的色泽、味觉、造型等,都是从属  相似文献   

8.
能源平衡表是反映能源发展状况及研究能源问题最重要的基础性数据。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编制能源平衡表,尽管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编制经验,但当前我国能源平衡表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方面,如指标覆盖面不全无法支撑深入分析、能源总量计算方法不精确无法反映真实能耗、能源统计分类不合理无法体现能源消费用途等。本文在深入剖析当前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我国能源平衡表的具体方法,以期为构建完善的能源统计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欧盟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法律规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盟有一套完善的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法律规制体系,包括食品安全综合性立法和对食品添加剂的专项立法,构成了一种典型的“伞状”体系.欧盟立法以肯定的形式列出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清单,依其立法,只有经批准列入食品添加剂清单才可使用添加剂,并且必须严格遵照使用标准和监管制度.我国规制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立法存在着法律体系分散、标签制度欠缺、使用标准不统一、食品添加剂清单不科学等问题.我国可以在借鉴欧盟经验的基础上对分散的立法进行整合,对使用标准进行完善,统一监管部门职责,健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专业英语的特点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专业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它包括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直至消费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专业用语。它即有英语语言的普遍特点还有一些自身特点,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其词汇,语法,语篇等方面的特点,并探讨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437户北京市家庭调查数据,在测算不同老龄化程度家庭食物消费情况基础上,利用二次平方的几乎理想需求系统模型(QUAIDS)对城市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从支出弹性看,有老年人口家庭的粮食、蔬菜等"基础性"食物支出弹性更低,肉类等"改善性"食物支出弹性相对更高;(2)从自价格弹性看,有老年人口家庭对动物性食物自身价格变动更为敏感,而在植物性食物消费类型上更为稳定;(3)从交叉价格弹性看,不同老龄化程度的家庭对不同食物间交叉价格弹性的影响存在明显异质性。对于认识人口结构变化引起的经济社会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基于绍兴市公共文化设施使用状况的实地调查,从设施类型、服务形式及供给模式等方面,分析了绍兴市公共文化产品的消费特点、消费诉求及消费倾向,提出了提升绍兴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绩效的对策建议,对于丰富广大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居民的文化消费满意度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食品广告语,从性别、年龄和社会阶层三个方面揭示了食品广告语由于目标消费群体的不同而使用不同语言,满足这些消费群体的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4.
旅游对日本经济的"波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日本多年来的情况看,旅游消费促进了其旅游事业及相关企业乃至地区经济的发展 (即“波及效应”)。然而,这种作用也有其局限性。各地因旅游资源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旅游消费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明显不同;与国际相比,日本还处在很低的水平。可见,日本旅游消费仍有潜力可挖。提高当地中间生产资料的供给率、防止旅游漏损(资金流失)和对其产业结构作相应调整等,是提高其经济波及效应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梳理总结2010年以来国内关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因素与经济效应的主要文献,发现已有文献从个体、家庭、村庄和村级以上区域4个层面分析了影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因素,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主要包括供给水平、供给效率、供给模式、农户对供给的评价、农户参与供给的意愿和方式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经济效果包括农户收入效应和消费效应以及其他方面。未来可重点拓展和深化的研究方向:一是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研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二是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公共产品供给开展专项研究;三是剖析农村公共产品“重建设开发、轻运营维护”现象;四是注重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和高质量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
以消费供给来促进消费需求的上扬有着深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仅从需求侧探求消费需求的增长无法对现实问题给出全面解释,秉承需求侧与供给侧对接的理念才能共同拉动经济进步,从根本上推动消费需求的上涨。中国目前的消费供给面临着有效供给的不足,主要体现在高质量供给不足、高端消费供给不足、个性化消费供给不足三个方面。要提振中国消费需求,需要重视供给侧的重要作用,从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消费层次、增加个性化供给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7.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农业中畜牧业发展最快,已成为我国农业内部的重要产业.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在食品的供给和需求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畜牧业和畜产品生产的发展.现在人们消费畜产品的数量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本文将主要分析我国畜牧业生产系统的特征、我国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以及我国畜产品的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消费需求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当前消费需求的特征看,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矛盾是我国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因此,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促进消费需求的对策是解决这个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1.忌超时加热。食品放入微波炉解冻或加热,若忘记取出,且时间超过2小时,则应丢掉不要,以免引起食物中毒。2.忌使用金属器皿。放入炉内的铁、铝、不锈钢、搪瓷等金属器皿,微波炉在加热时会与之产生电火花并反射微波,既损伤炉体又加工不熟食物。3.忌将普通塑料容器放入微波炉加热。一是热的食物会使容器变形,二是普通塑料会释放出有毒物质,污染食品,危害人体健康。4.忌使用封闭容器。加热液体时应使用阔口容器,因为在封闭容器内食物加热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发,使容器内压力过高,易引起喷爆事故。即使在煎煮带壳食物时,也要事先用针或筷子将壳膜…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对武汉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肉禽蛋水产品类和蔬菜类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居民在外饮食支出逐年增加,奶制品和干鲜瓜果类在食物支出中的比重变化不大,在未来5年内,武汉市城镇居民的食品需求还会随着收入水平提高有较大增长。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改善食品消费结构,提出以下建议:发挥地域优势扩大水产品养殖;优先发展食品加工企业;普及相关营养健康方面的知识;鼓励粮食生产企业发展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