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正>古有"芙蓉国"之称的湖南,是一个多民族共生之地。汉族、土家族、苗族、瑶族等民族长期以来互通有无,共同演绎了湖南的历史,创造了独特的湖湘文化。湖湘文化的创造,是湖南诸多民族共同智慧的结晶,也是湖南各民族文化融合的成果。可以说,民族文化是湖湘文化园圃中馥郁芬芳的花朵。而湖南省民委创办和建设民族文化联系点,就是为了让这些民族文化之花开得更加美丽。  相似文献   

2.
<正>千家峒瑶族乡位于湖南江永县北面,距县城12公里,毗邻永州市的道县和广西的灌阳县,交通较为方便;它是瑶族的发祥地,被誉为"瑶族的桃花源",民族传统文化渊源深厚;全乡现有耕地面积13000亩,山林面积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3.
瑶族传统节日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瑶族传统节日文化黄钰,俸代瑜瑶族人口约200万。分布在我国南方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江西6省(区)140多个县的山区和部分丘陵地区;其中尤以两广为突出,故有“南岭无山不有瑶”之谚。广西是瑶族的主要聚居区,其人口约占瑶族总人口的61%。1989...  相似文献   

4.
略论苗、瑶族传统文化的共同特征盘福东(桂林博物馆)苗、瑶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湖南、云南、贵州、广东等省区,同属居山民族,历来关系密切。苗、瑶族文化传统的共同特征,主要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神话式的世界观,这是构成苗瑶族宗教文化最本质的部分;二是宗...  相似文献   

5.
永州是湖南瑶族人口最多、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从人体工学角度审视永州瑶族传统服装,对于促进民族了解,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以数字和图片的形式分别从人、服装、环境三个方面揭示了永州瑶族服装及文化的变迁,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 瑶族是个历史悠久的跨境民族。现在全世界共有瑶族约26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分布在我国南方的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江西等省(自治区)中,人口213万;其余分布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地,人口约40余万人。中国是瑶族的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瑶族属于典型的山地游耕民族,历史悠久。经过人口数据调查统计发现,我国瑶族人口数量约270万,且呈现一定的分散性,集中居住地的人口数量较小。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瑶族的身影,如湖南辰溪、广西防城、广东南雄、云南勐腊等。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瑶族村寨文化景观,本文首先对村寨文化景观的构成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瑶族村寨文化景观的历史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便能够使人们对瑶族村寨文化景观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瑶族属于典型的山地游耕民族,历史悠久。经过人口数据调查统计发现,我国瑶族人口数量约270万,且呈现一定的分散性,集中居住地的人口数量较小。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瑶族的身影,如湖南辰溪、广西防城、广东南雄、云南勐腊等。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瑶族村寨文化景观,本文首先对村寨文化景观的构成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瑶族村寨文化景观的历史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便能够使人们对瑶族村寨文化景观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花瑶是瑶族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湖南雪峰山东北麓的隆回县与溆浦县交界地区。花瑶人口极少,文化形式却丰富多样。目前学界对花瑶的婚俗、宗教信仰、挑花艺术及其文化旅游开发等相关问题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宋代湖南瑶族社会形态及其发展变化谈到瑶族的社会形态,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瑶族社会跨越了奴隶制社会,而由原始社会直接进入封建社会;但也有少数学者认为它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经历了奴隶社会。我同意前者的看法。有关瑶族社会由原始社会直接进入封建社会的原因,前辈们对此  相似文献   

11.
瑶族"盘古神话"是南岭瑶族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的一个文化符号。历经了从抽象到具体的发展过程,与汉文献的"盘古神话"有一定的联系,又有独特的文化内涵。瑶族"盘古神话"是与瑶族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相适应的产物,在瑶族文化历史中具有多元的历史文化内涵,既是瑶族文化自觉选择的结果,也是他们生存性智慧的体现,还起到了凝聚族群认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著名的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说过:“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沉淀着无数的碧玉翡翠,这些才是我们民族最瑰丽的珍宝。”瑶族历史文化,便是这瑰丽珍宝的熠熠明珠。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一个世界性民族;对于瑶族文化的研究,从来就是一个很受关注的课题。虽然瑶族历史文化研究在国际上已有上百年历史,但是,对瑶族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却为数不多。这与瑶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形成了巨大反差。近日,有幸得到由王明生、王施力合著的《瑶族历史览要》(2005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一书,仔细捧读,全书流淌着瑶族的血脉,彰显着瑶族文化与众不…  相似文献   

13.
广东属岭南地区,历史上是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至今仍保存着许多盘古文化遗存。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的盘古文化遗存,是历史上生活在珠江流域的原住民族———壮侗语民族先民越人所开创,与珠江中上游的盘古文化同属于一种文化体系;汉族迁入该地区后,接受和吸收了原住民族创造的盘古文化,使之得以世代传承下来。而肇庆市的盘古文化以及盘古祖殿里供奉的“狗头人身”(盘瓠)塑像,则是由历史上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瑶族所开创,是瑶族信仰和崇拜的图腾。  相似文献   

14.
龙窖山位于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交界之处,处洞庭湖、鄱阳湖与长江三水之间,经考证确认,此处与瑶族传说中的千家峒相印证,是瑶族历史上早期的千家峒。千家峒是瑶族同胞传说居住过的理想家园,瑶族同胞和瑶族研究者都矢志不渝地寻找千家峒的具体位置,由此形成了民族学上代表追求理想与信仰的千家峒运动。龙窖山瑶文化旅游开发属于千家峒运动的组成部分,因历史人文环境的变化缺乏瑶族人口的基础,但作为主题文化旅游开发具有足够的史实依据和权威的民族学支持。龙窖山是千家峒祖地,都庞岭是千家峒圣地,二者互不否定,未来有联手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服饰是人类文明与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人的内在心灵的外化体现。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代瑶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对瑶族古代服饰的文化特质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瑶族灿烂的民族文化。一、瑶族古代服饰是古代南方农耕经济文化的产物瑶族主要居住在我国南方的山区,山地面积广大,土质松软,水源丰富,属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利于农、林、牧、副业的发展。古代瑶族人民主要从事农业,部分地区则以林业为主,属典型的南方农耕经济文化类型。南方农耕经济文化反映在瑶族服饰上,表现为普遍着衣…  相似文献   

16.
<正> 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她的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深深地植根于瑶乡沃土,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具风采的民间活动,历经沦桑而久传不衰。瑶族传统文化活动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为什么它能如此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除了其在文化活动中展示了艺术美,适应传统民族审美情趣之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即瑶族传统文化活动具有适应本民族地理、心理需求的特色。探讨和研究瑶族传统文化活动的特点,对理解它和其它民族文化活动的区别与联系,对于在新形势下如何顺应民族心理,因势利导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活  相似文献   

17.
发展与坚守     
<正>在策划准备本期的"湖南民族古籍"专题时,我正好拿到了湖南省民族古籍办最近出版的《湖南瑶族奏铛田野调查》,细细翻看,感慨万千:7年的时间,此书的编者们足迹遍布湖南、广东、广西、云南4省(区)的瑶寨,记录、整理、撰写了50多万字的书稿,最后,汇集成了这部记录瑶族文化的珍贵文献。  相似文献   

18.
瑶族民间悲剧爱情故事<吉冬诺>是瑶族新的信仰观念,新的婚姻模式,新的悲剧观等多种新的瑶族文化形成和确立的表征.  相似文献   

19.
湖南瑶族民俗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文脉传承”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璐 《民族论坛》2007,(8):23-25
跨入新世纪后,旅游业的文化特质显著增强。文化寻根、文化体验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的旅游热点,民俗文化资源也因此倍受旅游开发者青睐。湖南瑶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怎样延续民俗文化文脉,这是评价瑶文化旅游开发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在探讨开发瑶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文脉传承的策略及规划要点。  相似文献   

20.
《民族论坛》2012,(17):66
<正>8月27日,由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日本神奈川大学瑶族文化研究所共同主办的"2012年国际瑶族传统文化研讨会"在长沙召开,来自中国、日本、美国、德国和香港、台湾地区的知名学者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寻瑶族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弘扬瑶族灿烂文化。研讨会共收到学术论文27篇,现场还通过个人发言、参会者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