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性教师评价重新审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时代对教师的要求,适应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学校行政在进行评价管理时,首先应当思考、研究如何科学地做好教师评价。引入这种“以人为本”评价机制,是教育管理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所在。教师的公正与仁慈是至关重要的职业道德范畴,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各位教师要不断加强职业道德的自我修养,切实实践教育公正,实施仁慈教育。  相似文献   

3.
陆一叶 《公关世界》2023,(5):128-129
近几年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引起众多学者关注,教学反思作为提升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已经得到广泛教师的认同。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诸多研究发现教师在信息技术素养上仍有欠缺,而且大多缺少相关的教学反思。文章论述了教学反思对信息技术素养的影响,并给出针对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学反思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师教学专业水平,进而加快教师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蕾 《现代交际》2011,(9):126-127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深圳市某高级中学进行实证研究,揭示高中教师职业生活现状,进而探究他们对自己职业生活的内心感受。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对学校的整体感受较好,其中工作自主性平均得分最高,教师认同感平均得分最低,普遍认为教师的社会职业地位仍有待提高,本校教师对于薪酬待遇的满意度较高,教师工作量较大,许多教师存在一定的职业病或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5.
葛斌 《现代妇女》2014,(12):165-166
现行的教师评价主分为两种:一是基于发展性理论的教师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一是基于绩效奖惩理论的教师评价(奖惩性教师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为目的,旨在促进教师不断的反思、进步。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必须构建相应的指标、确定权重,有具体实施的步骤。  相似文献   

6.
王焱 《职业时空》2008,4(9):143-143
随着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过去那种传统单一的教师素质结构已难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每一位教师都面临着在网络环境下重新学习、全面提高和自我完善的任务。目前,国内外对教师能力结构、教师的培训和教师教育有些研究,但缺少探讨教师自觉的自我发展对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所起的作用分析,缺乏系统的关于网络环境下教师能力自我完善方式的研究。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能力自我完善的主要方式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7.
教师业务档案是指教师个人在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教师业务档案是学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教师业务档案保存起来不仅是学校的历史财富,也是教师个人的财富。通过业务档案,教师能看到自己在从事教学与教育科研中的成绩,从而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索,激发工作热情。因此,档案工作人员也应该认识到教师业务档案的重要价值,更好地为教学第一线服务。  相似文献   

8.
产学结合语境下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指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炳麒 《职业时空》2008,4(2):56-57
高等职业教育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要求高等职业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即“双师型”教师。通过产教合作,加快进行“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指标的研究,对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师和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提高,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攀升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丽平 《职业时空》2008,4(1):26-27
高师院校肩负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教师的重任。20世纪80年代至今,师资培训的概念经历了从“teacher training”(教师培训)到后来的“teacher education",(教师教育),再到现在“teacher development”(教师发展)的历程。“教师发展”更强调在“教育”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去观察自己的课堂行为,反思自己的教学,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开展教学行为的科研。  相似文献   

10.
李云娟 《职业时空》2008,4(9):145-145
教师的职业成长就其途径和方式而言,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外在的影响。教师进行的培训和提高,它源于教育发展对教师角色与行为改善的规范、要求和期望。二是教师内在因素的影响。指教师的自我完善,它源于教师自我角色愿望、需要以及实践和追求。二者的作用都不可缺少,但后者在教师的成长中起着决定作用。即教师的整个职业成长要经过长期不懈的自我修炼,才可能成长为一个专家型教师。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考尔德希德所言:“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有阶段性的。良好的个人素质,完善的外部机制,可以帮助教师缩短成长周期;加强入职期的培养和注意高原期的突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注重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自主发展和校本发展,会使更多教师走向成熟,成为“教育家”。  相似文献   

12.
胡建栋  乌兰  雅梅 《职业》2016,(24):71-73
本文就教练型教师胜任特征进行探讨,在辨识几个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教练型教师与双师型教师的不同,区分传统教学模式与教练式教学模式的差异性,提出教练型教师需具备三大胜任特征,即人际洞察与疏导能力,先育人再教书,兼做教师与教练。教练型教师的角色定位,在教学目标的实现上是“指南针”,在教学策略的实施上是“导航仪”,在挖掘学生的潜能方面是“催化剂”,在缩小学生的盲点方面是“反射镜”。教练型教师的定位强调了教练和教师两种职业范畴交叉部分的能力强化和双重角色的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3.
吴宣 《职业》2013,(30):47-47
教师在职校中成长与发展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职业院校通过实践教学训练来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一个是平时教师自学教育理论,在上课后记录心得,总述为经验+反思一教师成长,这里的反思是指教学反思,通过反思,记录体会课堂教学的好与差,教师将会受益无穷。  相似文献   

14.
晁生荣 《现代妇女》2010,(7):107-109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是人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只有心理积极、健康的教师,才能创造出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心情愉快,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比常人更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然而,当前农村教师中却存在种种心理问题,亟待我们加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常彦君 《职业时空》2008,4(9):238-238
“自我专业意识”是个体基于现实的需要,对照专业发展的要求而形成的对自已未来发展目标的系统化、理论化的认识,是教师自觉的职业规划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个体心理的反映。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青年教师对照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根据社会对教师的特定要求,不断获得与教师相关的角色期望和规范的精神追求,是努力实现预期目标的理想、状态的反映,是形成教师独特生活的基础。我国教师职业具有十分明显的稳定性,教师被当做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其个人需要和专业发展受到漠视。  相似文献   

16.
王志红 《职业时空》2009,5(8):123-123
教师素质提高的根本是读书。教师首先要做一个“读书入”,才能督促和影响学生读书;教师要钻进去,深下去,要积蓄内力.才能做到厚积薄发;教师要学会反思,要勤于笔耕,以提高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17.
高职高专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红梅 《职业时空》2008,4(10):151-151
一、高职英语教师的现状分析 目前,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高职英语教师一般都带5个班以上的英语教学,每天除了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外,所剩时间无几。高职英语教师的教学单一、针对性不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对英语没有任何兴趣,加之目前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以应试教育为主,课堂教学都是与考试有关、脱离现实生活的内容,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增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英语的恐惧心理,使学生从感到度“课”如年到旷课、缺课,毫无教学效果。这不仅使教师承受很大的教学压力和心理负担,使教师对教育产生厌倦情绪,使教师始终处于一种只有付出没有成就感的低迷状态,严重影响了师生的身心健康,这样造成教师虽忙于教学却无法从教学中感受到一点职业的乐趣,妨碍了教师的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艳 《现代交际》2011,(9):185-186
近年来,对教师教育的研究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教师专业化、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教师的教学哲学又是教师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非常关键的因素。本文将简单探讨一下教师教学哲学的重要性及如何形成教学哲学。  相似文献   

19.
黄友珍 《职业时空》2008,4(11):14-14
教师的专业成长要有良好的氛围,作为学校领导者与管理者的校长,要引领教师提升教育理念、帮助教师搭建专业发展的平台、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标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和引导教师走进参与式培训等措施激励教师,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教师生活体验是就是在学校工作、生活的直观反映.它标志着教师对本职业、本岗位的认可程度,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学质量,甚至一个学校的发展前途。教师的职业倦怠将极大阻碍教师自身价值的实现,影响教师的幸福指数,使教师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群体性的职业倦怠将直接关乎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能否尽可能“去倦怠”成为关涉学校能否健康发展的一大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