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些"不仅历史悠久,在现代汉语中也比较常见。它的出现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招魂》的末缀,意为语气词,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些"的用法也发生了改变,现多用作不定量词来表示事物或性状的不定数量或程度。本文以《汉语大词典》所查"些"的义项为依据,利用北大CCL语料库丰富的语料和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语料对"些"的古今用法进行了整理和归类,发现古代汉语中"些"的用法多样,不仅涵盖suò和xiē两种读音,而且读suò时有语气词、辞赋的代称、象声词的用法,读xiē时有表示细小貌、不定数量、轻微程度及语气词的用法。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些"的读音只有xiē,用法也较为简单,主要是用作不定量词表示数量或者轻微程度的用法。  相似文献   

2.
疑问代词"什么"同其他疑问代词一样,除了疑问用法外,还有多种非疑问用法。在"什么"的非疑问用法中,否定用法在母语使用者中所占的使用比重较高。"什么"否定用法的高使用率依赖于"什么"否定用法的结构化,即将"什么"嵌入到各种结构中。"什么"否定用法的高使用率也归因于其语用功能的丰富性。对"什么"否定用法结构和语用功能的归纳总结可以进一步说明"什么"否定用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能提高"什么"否定用法的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湘乡方言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的形式与用法进行了具体说明与分析。同时将湘乡方言中的代词用法与普通话中的代词用法进行了比较,突显了湘乡方言代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忻州方言属于晋语五台片。忻州方言的疑问代词与普通话的疑问代词一样,可以对人或物、时间、处所、方式、数量、性状等进行提问,但有自己独特的语法形式和意义。本文主要是研究忻州方言疑问代词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  相似文献   

5.
新干方言人称代词从形式上看比较丰富,从语法上看,它们在句中都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用法。本文从新干方言人称代词这一语言事实出发,运用描写分析法,突出新干方言代词的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6.
三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问题近年来成为外语习得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英法人称代词的用法进行对比,讨论二外法语习得过程中的英语人称代词的迁移影响,分析中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指示词在日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关于日语指示代词用法的研究大都围绕[コ·ソ·ア]的现场区别使用进行的。日语指示词[この/その]的文脉指示用法可以分为指定指示和代行指示两种。本文将分别讨论两者的文脉指示用法。  相似文献   

8.
代词回指无论在俄语中,还是其他语种中都是十分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在俄语主从复合句中进行此类研究,对语篇的回指研究有一定的帮助。对三类俄语主从复合句中的代词回指问题、复合句中代词回指的翻译、及其在命题过程中用法不规范等问题进行探索和分析将有助于增强俄语学习者对语篇的理解,对教材的编写和试卷的命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语篇翻译过程中代词回指的俄汉互译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呢”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而且功能也比较复杂,对于“呢”的意义及用法分析从来都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众学者的说法进行分析整理,从而归纳总结出“呢”的基本语气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10.
说“白”     
近代汉语副词"白",从17世纪初到今天词义和用法有的改变了,有的还是没有改变。本文用几部明清小说里的例证来说明这个语言事实。1.《金瓶梅》里"白"修饰否定词语的用法,到了《红楼梦》里就起了变化,别的副词代替了"白"。2.《红楼梦》里"白"的用法,并不是从《红楼梦》才出现的,而是早在17世纪初《水浒传》里就有了。3."白"的意义和用法比较复杂,在发展过程中,有些意义和用法被别的一些词分担了去;保留下来的意义和用法就是比较单纯的,直到现在还是没有变化的。"白"修饰否定词语,形式虽然没有变,但意义和用法现在却变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人称代词"俺、咱"的基本意义和语法功能等方面来描写,探讨永城方言人称代词"俺、咱"的特点,试图揭示这种特殊现象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丁媛 《现代交际》2011,(11):54-56
“倒”在湖北京山方言中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词,它有多种不同的用法。根据“倒”在京山方言不同句式中的用法,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动词、介词、动态助词、语气词,并结合例子作了详细论证,从中总结出京山方言“倒”的独特用法。  相似文献   

13.
绝大多数药物除了具有治疗作用外,均有一定的毒性.尽管毒性作用的性质各有不同.但其严重程度却与用法不当有关.一般是在超剂量或用药时间太长时才会产生。值得注意的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心脏.对某些药物敏感性很强,在治疗量以内或长期蓄积均可出现中毒反应.  相似文献   

14.
汉语中有许多字在历史的沉淀下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用法,汉语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意义也有了扩大、缩小和转变。例如:古代汉语中的一些字的用法从当时直到现在发生了很多变化,以"老"字为例,它的用法则体现了汉语发展演变中的扩大规律,通常我们所认为"老"字多用作词缀,但除此之外,它还有许多常见却不为人注意但仍然很重要的用法,这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显示了现代汉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这是篇文艺性说明文。 开头点题定位指明“楼房”储蓄罐的来历。 中间承上详写:第二段说明“罐”的构造与用法。  相似文献   

16.
于桂梅 《现代妇女》2010,(10):72-75
本文以《董解元西厢记》中的第一人称代词为研究对象,在穷尽统计的基础上进行了详尽的静态描写,通过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共时与历时相结合,整理出了《董解元西厢记》中的第一人称代词系统,帮助我们了解金时期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实际面貌,以期对近代汉语代词的研究做一些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区别了“真”与“真的”的用法与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山大学中介语语料库留学生作文的分析,对留学生使用“真”“真的”的情况做了考察,归纳并总结出留学生使用这两个词时会出现的偏误,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葛宁 《现代交际》2012,(7):42-43
作为程度副词, “更”表示的是一种比较.本文试用三个平面理论,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角度对“更”的用法进行简要分析描写.  相似文献   

19.
郭晓沛 《现代妇女》2014,(12):I0040-I0040
本文探讨了“通”的历史演变,分析了隐藏在其用法变化背后的认知原因。  相似文献   

20.
“好”字作为一个同音多义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共有十五种用法,本文选取“好久”着重讨论“好”在成都方言中的,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用法,得出“好”字作为程度副词在成都方言中带有强烈的感叹语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