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雅琦 《老年世界》2013,(21):30-31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它的目标之一是让“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对老年人来说,就是让他们过上有尊严、有品质的晚年生活,共享最美夕阳。  相似文献   

2.
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职学校加强中国梦教育,必须与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有机结合起来,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提高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实现中国梦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本文立足中职校的德育目标,从教育原则、教育重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加强中国梦教育和提升中职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3.
刘海  姜黎 《职业》2016,(20):128-128
本文就如何在中职数学翻转课堂渗透“快乐教学”进行探讨。中职数学翻转课堂渗透“快乐教学”,点亮了中职数学课堂,让学生学习数学不再枯燥,充满乐趣,实现了学生由“厌学”到“乐学”的蜕变。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中国精造"所需要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导向。将"工匠精神"与中职学校烹饪教学联系起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职业素养,并能够持之以恒地将这种学习品质带入到职业人生的全过程,踏踏实实地学习烹饪手艺,勤劳肯干于烹饪岗位,精益求精地提高烹饪技能,以烹饪技能立业,以烹饪技能实现人生价值。艺海无涯,手艺人对手艺精通的学习和历练同样永无止境,具有了"工匠精神"的中职学生,才能乐学烹饪技能,乐操烹饪技能,乐提烹饪技能,活出精彩的烹饪大师的人生。  相似文献   

5.
中职哲学教育是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学科,目前中职学生对哲学课程的“厌学”现象比较严重,应当让中职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哲学的重要性,同时结合中职学生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用兴趣教学法来调动学生哲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6.
《老人天地》2013,(4):4-4
从十八大到今年两会,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已经通过他们的行动奠定了不错的开局。未来5年,中国这艘大船就由他们掌舵,施政的理念和方略逐一展现,人们期盼大船顺利出港,直挂云帆,乘风破浪。习近平“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发表讲话,强调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他还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7.
孙燕 《职业》2020,(8):28-29
工匠精神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在中职建筑装饰专业中渗透工匠精神,是社会转型的需要,是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对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兼具良好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合格毕业生,实现中职学生的人生梦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洋 《现代交际》2012,(10):178-179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英语的重要性日益趋显,英语教学也成为我国教育不可忽视的重点,其中中职英语以其特殊的地位在英语教学中也是长久不衰的主题。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受着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等多方面限制。其中,根本的原因即为生源渠道单一,硬件设施设备落后,以及教师质量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对中职英语教学进行全方位立体的分析,分析总结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通过行为导向学教学方法让中职英语教学得到突破和改进。  相似文献   

9.
吴非 《现代交际》2005,(7):48-48
幸运,有谁会拒绝?以前,幸运是梦,是人人都拥有的一个梦,一个世世代代的梦。手中的这本《GOOD LUCK:让幸运来敲门》虽然击碎了我的梦,但却告诉了我幸运的真谛,那就是幸运不是等来的,需要创造。细细品味这本书,过往的一切经历随阅读的进行悄然而至,让我从繁复的人生中感悟到幸运的本质。如果你是青春少年,你会带着这份惊喜不断地成就未来的“幸运”。如果你是年轻人, 你会设计出自己的“幸运”人生。如果你是中年人,你会重新发现成功与教训中深藏的“幸运”。如果你是老年人,你也会深有同感,并积极地延伸你的“幸运”。  相似文献   

10.
杨虹炜 《现代交际》2013,(12):166-167
中职学校中“校讯通”在开通一年后出现滞后或停滞的状况,改变了“校讯通”的目标和初衷,只有打破这一状态,让“校讯通”的应用更加适合中职学生的实际需要,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意义,进一步提高对“校讯通”的应用率。随着社会对我国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视,以及中职学校教育水平和信息化校园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安全校园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通过在教学管理应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校讯通”在中职学校的现状及问题,通过合理利用和拓展“校讯通”的功能与适用性,使其更贴近中职教育,适用于中职教育。 本文首先分析了“校讯通”的目标和实际意义及作用。对当前“校讯通”在中职学校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在文章中对“校讯通”的拓展部分,分析了用户群、系统功能、应用环境并得出了相应改善理念及拓展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张捷树 《职业》2016,(17):135-137
实现中国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迎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本文就农村中职学校开展SYB创业培训的意义、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实效性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主席提出早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要求,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心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的自由发展,个体梦想的实现,是国家梦想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每一个人的奋斗努力,都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 要实现个人的梦想,基础前提是身心健康,这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财富.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是催化中华儿女奋勇前行的行动指南,折射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进程.实现伟大“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质内涵在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伟大“中国梦”,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略览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国梦”的发生融汇了历史、现实和未来三大客观要素,本文主要从现实性要素出发,探讨“中国梦”的现实逻辑:“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在新时期凝心聚力的时代性、世界性话语,是应对全球化机遇和挑战的精神动力,是迎合现代性要素的改革动力.  相似文献   

14.
陶培聪 《职业》2012,(14):81-82
本文将从数学课堂中追寻三味——“德”、“实”、“趣”入手,试图对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作些探讨。旨在唤起更多的人一起追寻和探讨“三味”,让“三味”在中职数学课堂中的得到应用、推广和升华。  相似文献   

15.
窦永换 《职业》2020,(13):20-22
教学管理是中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中职院校进行教学管理首先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目标,并且以这一目标对中职院校的师生进行约束、引导。在为中职院校管理提供相关依据的同时,教学管理目标也是衡量中职院校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教学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目标。但是从中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现状来分析,现阶段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的管理需求,中职院校必须对教学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科学合理地采用三维目标设计方式进行教学目标的重新规划,从而让中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提升。为此,本文对中职院校教学管理三维目标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策略进行研究,并为中职院校教学管理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林晓纯 《职业》2016,(31):77-78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酒店礼仪主要由理念、制度、行为三个部分组成.礼仪教育在中职酒店管理学习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良好的礼仪有助于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就业机会,对中职学生的学习成长与职业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中职酒店管理学生礼仪教育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金色年华》2013,(5):28-28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时代青年们要以此为重任。在八桂大地,涌现出了一批批先进青年,他们胸怀理想,腐怀激情,敢于担当,敢于创造,不计个人得失,做好本职工作,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成为了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青年人自觉地将“中国梦”作为自己的“青年梦”,让“青年梦”与“中国梦”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18.
从2012年11月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到2013年3月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一个词汇响彻在中国的大地和上空,这个词汇就是“中国梦”。 “中国梦”是什么?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梦”不是现实,它介乎于今天和明天、现实和理想之间,是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追求和目标。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以及学习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移动“互联网+”的背景下,进行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改革创新,也成为目前发展中职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将互联网与教育进行结合,是对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深度改革创新,也是教育多元化与现代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茶艳娟 《职业》2012,(32):149-150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 “韩流”开始影响中国大陆地区,在电视、电影、音乐、娱乐等方面冲击着中国大陆的文化市场.韩剧是“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尤其是青年学生,成了韩剧的忠实受众.本文就“韩剧”的影响对100名中职学生进行了调查,继而对中国电视文化的发展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