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网络社交领域。在网络社交中产生的网络流行语正日益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日常沟通交流中的常用词汇。网络流行语中反映特定社会文化现象的文化负载词的数量也急剧增加。因包含特定的民族文化信息,准确英译网络流行语中的文化负载词十分困难。在目的论指导下,对直译法、直译加注法和转换补偿法的英译策略进行分析,有利于更好的掌握不同译法的优势与不足,对在不同语境下,如何选择恰当的英译策略,对网络流行语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英译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以其巨大的影响力改变着我们生活的大背景下,社交平台和自媒体兴起,网络流行语也随之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其中较明显的就是汉语地域方言对网络流行语的渗透,这些汉语方言因其极具表现力、富于生动性并承载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等特点而受到众多网络使用者的喜爱,因此,方言网络流行语在网络流行语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基于此现象,本文对网络流行语中的汉语方言展开研究,旨在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阐述汉语方言影响网络流行语的现状、方式及原因。  相似文献   

3.
"流行语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需要流行语来表达情感,流行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结构……"带着这些问题我展开了关于流行语和情感结构之间的论述。流行语的出现其实自古有之,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流行语出现原因众多,根据雷蒙·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里对情感结构的定义,我们明确流行语是作为载体承载文化生活之主体的普通人的"生活经验"。流行语是社会和时代的晴雨表,透过流行语,我们可以领略社会和时代某种微妙的文化心理,体味社会和时代的某种深意。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流行语是民间生活的润滑剂,哪儿的民间社会充满活力,哪儿的流行语就大量出现,什么时候的社会生活越宽松活跃,什么时候的流行语就越发达,流行语贴切地反映着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青年网络流行语解读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年网络流行语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被拥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年网民广泛使用、流传、熟知的词、词组和超出短语层面的言语表达单位。青年网民利用网络流行语来展现自我、参与社会、关注现实。青年网络流行语是草根文化在网络时代的复苏和发展.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面对青年网络流行语,我们应通过利用青年网络流行语,以观青年心态;通过运用青年网络流行语,提高教育实效;通过建设网络文化,引导青年网络流行语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文化和科技的发展,网络流行语也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了更好地顺应人类交际与文化传播的需求,网络流行语随之衍生出新的词汇和短语,极具社会文化特征。网络流行语不仅仅可以表达时代发展特征,也可以表现人文思想。为了探究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变化,本文将从交际的角度分析2017年的最新网络流行语语征。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词语不断的流行并风靡网络。这些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普遍心理等的综合反映。网络流行语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自由性,网络语言的经济性和多产性等影响,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成为了一种时尚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存在。  相似文献   

7.
青年文化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主要是指在青年群体中存在的、具有青年特殊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当代青年文化一般可以分为时尚文化(服装、服饰、流行语、流行音乐等)、偶像文化(文体明星崇拜、政治人物崇拜)、网络文化(网络游戏、聊天、黑客与红客等)、行为文化(游行集会、社会行动、集体狂欢、行为艺术等)四大类。  相似文献   

8.
网络流行语是网络的普及与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产物,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升级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网络流行语以不可阻挡之势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交际。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别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及使用情况与其生命力的关系,并且对网络流行语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从而深入探求网络流行语生命力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流行语是青年群体使用语言符号去浓缩所要表征的社会现象,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中可以透视出青年群体的价值观。本文从流行语中浅析了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的特征,并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的建构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0.
<正>网络流行语是在特定时间于网络上出现并流行的兼具实用性、随意性与娱乐性的新词汇,汉语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极大活跃了中国网民的网络生活。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同使汉语网上流行词的英译具有了必然,它对国内传统中华文化的弘扬也有着重要意义,因为汉语是传达中国文化的主要传统媒介载体,是国内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交流桥梁与纽带。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在世界各地人民生活中都成了最为重要的生活依赖品之一。人们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网络语言也因此诞生。这种新型的互联网话语形式在互联网上快速传播,形成了网络流行语。近年来,中国网民的海外活动越来越频繁。作为一种文化交流载体,  相似文献   

11.
李慧 《现代交际》2011,(4):66-67
网络交际现今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通过网络空间人们交流更加便捷,更加丰富。网络交际对我们的现实社会文化和人际交流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冲击。网络交际弱化了文化因素对交际主体角色的制约和影响;网络交际的开放性使不同文化的人更容易交流和相互认同,弱化了本土文化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网络交际形成的特殊文化,引起了文化的碰撞和交融;网络交际的不真实性加剧了人与人的信任危机;网络交际信息与真实信息的差异,及网络上对他人隐私的侵害给日常生活交际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社会"主流表达"悄然改变,特别是微信、微博,大量网络流行语涌现,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网络洪流,并在文化交流和传播领域快速渗透,使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成为各专家学者全新研究课题。鉴于此,从生态学视角,深入分析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和分类,并结合全球文化发展趋势,提出一系列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方法,在传播汉语网络流行语的同时,为中外网络文化交流提供广阔平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语言学中的语码混用现象出发,分析最近的流行语,涉及语码混用的定义,以及流行语中语码混用的复制和传播方式,流行语作为一种简易性,时尚性,实用性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真实地反映某些社会现象或社会文化趋向。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文化背景下的现代汉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向华 《职业时空》2008,4(7):48-4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网络交流已日益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新兴的网络语言正逐步影响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新的语言变体。如今相当数量的计算机和特定的互联网用语已经跳出了网络,被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语言变体的网络语言,影响了传统的文化生态,对现代汉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现代汉语教学带来了影响,怎样变革现代汉语教学成了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年度流行语是社会在特定时期内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各方面变化作出的一种文化反映,折射出社会群体的现实状况和价值追求。在社会群体普遍接受年度流行语的同时也要警惕"丧文化"糖衣炮弹的攻击,把握其中蕴含的时代价值并积极引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使流行语成为促进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通过对2018年度流行语的时代特征、价值取向进行分析,以期可以积极引导流行语为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躺平”作为曾经风靡一时的青年网络流行语,其对抗性特质值得引起关注。通过深度访谈方式对社交媒体中“躺平”话语进行研究发现,“躺平”的内涵在传播中发生流变,出现词义和性质的脱逸:在社交媒体实用、情感等需求的驱动下“躺平”在使用中逐渐丧失了对抗性,衍变为强化主流共识的话语,逐步实现了对主流共识的确认与反哺。“躺平”话语衍变的路径体现了中国青年亚文化实践的特点,同时也显示出中国主流文化的包容性,以及中国社会中“集体—个体”的互动关系本位。语义的虚浮性与社会文化的症候性是中国式对抗话语的总体性标识,这也成为迥异于西方青年亚文化语境的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7.
新兴网络流行语"空腹可以吃饭吗"在网络平台迅速蹿红。其一开始用于对某些养生专家提出的"空腹禁忌"理论的讽刺,后来扩展为讽刺一些网友的危言耸听、胡乱相信各类莫名其妙的偏方禁忌现象。而且,其形式也以框架填充式迅速泛化。"空腹可以吃饭吗"类流行语的走红,与当前社会所谓的养生专家及其"空腹禁忌"理论的泛滥密切相关,表达了网民对这一现象的嘲讽。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热衷使用网络流行语,除了受它的幽默诙谐、简洁创新等自身魔力吸引外,青少年群体特有的标新立异、渴望独立、叛逆等心理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对网络流行语的喜爱和追捧。网络流行语隐含的功能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但其特有的结构形式、内容及其传递的部分不当价值观念和态度也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一些负面效应。我们应重视青少年网络流行语隐含的心态和诉求,积极改善青少年成长环境,充分发掘和利用流行语蕴含的教育价值,合理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宏剑 《老人世界》2010,(12):18-20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家庭对保姆的需求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旺盛,对保姆的依赖也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越来越多的保姆走进都市,传统观念中的保姆等同于“佣人”的概念逐渐得以纠正。可是,走进都市的保姆,与雇主特别是老年雇主同在一个屋檐下,难免因文化、心理、生活方式的不同而产生诸多碰撞和摩擦……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从百度、新浪、搜狐等中国门户网站收集2005年至2014年间每年的十大网络流行语,建立小型语料库,进行系统整理,应用社会语言学、文体学及词汇学等相关知识,对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属性分析发现,网络流行语术语俚语范畴,其本质属性即是俚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