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礼制的地方回应:明代乡射礼的嬗变与兴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克生 《求是学刊》2007,34(6):144-149
乡射礼在明代经历了"重射艺"到"重教化"的功能嬗变,这种变化大约在成化以后,首先自江南开始,然后扩展到各地。乡射礼虽然被制度化,但因与科举之间缺乏联系,从而不受士人和地方官重视,兴废无常的现象十分严重。明代乡射礼的嬗变与兴废,实际上反映了国家意志、地方态度与士人追求之间的冲突与妥协。  相似文献   

2.
论乡户     
乡户是大化改新后日本封建国家的社会细胞。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乡户,不但能从家庭这个窗口观察奈良时代的社会状况,而且对探讨日本封建社会的特点不无裨益。日本学者对乡户进行过多方面研究,因观点不同而结论各异。乡户有哪些特点?它是如何产生的?性质如何?本文兹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荐语 阜新玛瑙名冠天下,来阜新一游,无论您是看玛瑙还是买玛瑙,有着“中国玛瑙第一乡”的阜新十家子镇必为首选!十家子的玛瑙,清朝时曾被指定为皇宫的贡品,“玛瑙第一乡”的雅号就是清朝皇室御赐的.这种无法用金钱衡量、拥有厚重渊源的文化传承,是对十家子历史地位的拔高提升.因此,虽然十家子现今已经改乡为镇,但当地人更喜欢四海宾朋称十家子为“中国玛瑙第一乡”.  相似文献   

4.
段自成 《求是学刊》2013,40(2):170-176
清代内地的乡约和西南汉族聚居地区的乡约普遍经历了由教化向行政管理的职能演变,而少数民族乡约和东北新兴垦区的乡约则在设置之初就被赋予了基层行政管理职能。清代乡约的职能演变不仅导致乡约类型和行政型乡约功能的多样化,而且引起教化型乡约和行政型乡约在同一地区同时并存。清代乡约的职能演变之所以呈现出地域性和多样性,与清代官府对基层社会控制程度、地方主流社会势力和基层社会权力体系三者的地区差异有关。清代乡约职能演变的复杂性,既反映了清代乡约在基层社会中的适应性,又体现了清代国家控制基层社会方式的灵活性。清代的国家权力正是通过乡约灵活多变的职能演变向乡村社会深层渗透。  相似文献   

5.
浙江著名乡镇:金华赤松乡赤松乡位于金华市东郊北山脚下,交通方便,资源、特别是石灰石矿藏十分丰富,现有年产20万吨的水泥厂两家,正在兴建的一家,今年即将投产。劳动防护和五金工具是该乡的传统工业。佛手和柑桔是该乡的特色农产品。该乡还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6.
狄金华  侯冬意 《社会》2022,42(4):214-242
民国年间中国部分社会学家所经历的“内在转向”使得当代社会学者在重新解读他们的研究文本时需要将学术史同其所处的社会史结合起来分析。本文即以杨开道的乡约研究为切入点,将乡约之“乡”和“约”拆分为“治理单位”与“治理规则”两个维度,一方面解析作为“治理单位”的“乡”与“治理规则”的“约”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变,另一方面则探求杨开道对历史脉络中的乡约展开研究所指向的民国地方自治实践,分析杨开道对地方自治基本单位和自治规范的思考以及这些思考背后的思想基础与社会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将学术史的阐释与社会史的解析进行融通,探索一种理解学术观念生成过程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7.
乡是中国农村基本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基层单元,农村发展的大部分问题都在乡的范围内表现出来,农村的现代化也在乡镇的范围内实现。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然而,在以往的乡镇工业化过程中,由于没有科学地进行规划,影响了农村改革的深化,使市场发育缓慢,投资环境得不到改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居住环境、卫生条件等也跟不上发展的要求。在农村“撤区并乡扩镇”以后,为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制定乡镇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规划以指导未来的建设,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杭州大学区域与城市科学系率先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这里刊载的是该系《绍兴杨汛桥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报告》的《空间布局》部分。杨汛桥乡是浙江省科技兴乡和农村现代化的试点乡,因此,本报告不仅对杨汛桥乡的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而且也可为同一类型地区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1910年,在田中义一策划和组织下成立的退伍军人组织"帝国在乡军人会"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社会团体,其作用就是通过军队与地方社会之间的联系,将武士道、军人精神和军队编制原理贯彻到全社会,把日本建立成"兵营式国家",从而为发动侵略战争确立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9.
路英浩 《社会》2007,27(5):89-89
本文根据费孝通的有关理论、观点提出“乡寰视野”、“劦业乡”两个概念,尝试以此来诠释费孝通关于中国城乡社会发展与世界经济之“休戚与共”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文章阐述了费孝通“乡寰视野”观的渊源、演进;从概念结构上解明“乡寰视野”中的“乡”和“寰”,以及“劦业乡”各自的内涵构成;通过对映衬费孝通“乡寰视野”历史意识的理论梳理,以及对费孝通晚年就“乡”“寰”关系问题所作阐述的把握,试图以更具综合性的视域对费孝通的这一重要思想作出较为系统的学理解释。文章最后指出,费孝通倡导“文化自觉”体现出了更为宽广、更为仁至的人文关怀的情愫。“乡寰视野”中的纯真的愿景,是“‘美好社会’的意念”。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以来,瓦房店市太阳升乡以其优越的自然地理资源、奋进的进取精神、优惠的招商政策、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八方客商的青睐.域外资金的不断注入,使太阳升乡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