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综合方案的必要性近几年来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城市中基本实现了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目标,然而在广大的农村,这方面的工作成效就比较逊色了。现在农村妇女的生育率不少都是两胎或者两胎以上,近一两年来这个数字似乎又有所提高。为什么同样的政策对几乎具有同样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的市民与农民会显出如此差异呢?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可以找出两个原因:首先对农民不能使  相似文献   

2.
留守孩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产物,一部分的农民洗脚上田,进城打工、出外做生意,子女又不能跟随他们进城读书,孩子只有留在家里读书、生活,这样就形成了留守孩子,由于没有家长的监管,学校的教育也就加大了难度,留守孩子的教育成了班主任工作中最大的难度.如何更好的教育留守孩子呢?本文从四方面总结了教育留守孩子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
徐平 《社会工作》2010,(21):63-63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农民增收方式的转变,农村大部分劳动力从土地经营中解放出来逐渐流人城市从来第二、三产业,一大批孩子被留守在农村,形成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农村学生留守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角度看,流动农民子女在城市教育中所接受的不平等的低质量的教育是其留守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笔者教学经验,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问题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4.
谈谈农民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高峰 《社科纵横》2006,21(7):98-99
近年来,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一直都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向城市。党和国家包括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但是如何发挥农民工作为权利主体的积极作用,是我们应当予以重视的又一条重要途径。笔者通过实际向农民工作法律维权报告,提出农民工如何通过提高自身素质依法维权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正孩子都是带着天使的翅膀坠落凡间的,来到凡间后家庭的温暖和爱让他们能够充满能量,自由飞翔。而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智力正常,身体健康,仅仅因为缺乏家庭的温暖,他们不得不比其他的孩子付出成倍的艰辛,更加努力地挥动翅膀,只为飞上天空看看天使的脸庞。这群努力又调皮的孩子现在就生活在各个城市的福利院中,而引导这群孩子努力飞翔的正是我们这群福利院的工作者。面对这群缺乏温暖的孩子,如何走进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如正常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社会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进城打工这种劳动力流动的现象,即把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视为农民依赖其掌握的社会资源获得新的社会地位的过程。本文分析依据作者1995年在中国山东省省会济南市的问卷抽样调查资料,调查结果发现,民工在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过程中,主要地依赖了其传统的亲缘和地缘的社会网络,就像当初农民进入乡镇企业时把这一网络移植到企业中一样,现在又把这一网络移植到他们在城市的生活圈子。令人惊奇的是,在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这种与现代性原则格格不入的传统社会网络,却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发挥着节约农村-城市劳动力迁移成本和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现代农民大多是生在新社会长在新社会的新一代农民。这代农民继承了老一代农民的传统美德,但在心理观念和素质方面,又与老一代农民有不少差距。这些差距有进步的一面,也有不成熟的一面,两者交织在一起,使之在农业问题上往往产生一些自相矛盾的看法和行为。特别是在改革时期,城市及非农领域的改革由农村改革的大潮而兴起,但又影响了农业领域,对农民心理又产生新的冲击。另外,由于受国力的限制,国家需要保留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又不能对农村和农业建设给予足够充分的投资和贷款,从而又引起了农民的一些不满,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成为近年来农产品波动和徘徊的重要原因之一。以下着重从农民心理、观念和素质的变化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导致中国农民长期受歧视的制度性基础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二元社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结构没有根本改变,而且又出现了农民因身份而受歧视的两个突出现象:一是因违法征地造成大批"三无"失地农民;二是在城市里农民工备受歧视.给农民"国民待遇"是中国政府应当履行的国际义务,为此必须切实采取下列两项对策:一是确保村民会议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决策主体;二是中国农民工的权利不应低于国际迁徙工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博彦 《今日辽宁》2005,(6):56-58
新学期开学的时候,一位来沈阳卖羊肉串的新疆妇女带着两个孩子来到沈阳市砂山第四小学,用极不熟练的汉语和手势表达着想让孩子上学的焦急心情。刚开始马淑惠校长并没听懂,后来,个高一点的男孩用不标准的汉语说:“我要上学。”面对孩子渴求的目光,校长毅然决定:尽管语言不通,也一定要收下这两个孩子!萨拉木、萨拉姆哥弟俩互相看了看,开心地笑了。为了学习和生活的方便,马校长又给哥俩起了汉语名砂志强、砂志明,并把他们分别安排在一年一班和一年二班。砂山四校是沈阳市市区最南端的一所标准化小学,2004年5月16日学校被确定为辽宁省第一所农民…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 2014年的调查数据,运用OLS回归研究分析了社区环境对孩子学业成就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相较于农村社区的孩子,生活在城市社区的孩子语言应用能力更强,但在数学成绩方面两者没有显著差别。社区性质显著积极地影响家长教育参与和家长教育期望,但城市社区家长教育参与的积极性和教育期望的强烈程度都远远高于农村社区的家长;邻里关系和睦的社区,不仅孩子的学业成绩优秀,而且家长教育参与和家长教育期望程度也高。家长参与和教育期望在社区环境和学业成就之间具有中介作用,但低层次和过度家长参与会对孩子学业成绩提升产生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1.
导致中国农民长期受歧视的制度性基础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二元社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结构没有根本改变,而且又出现了农民因身份而受歧视的两个突出现象:一是因违法征地造成大批“三无”失地农民;二是在城市里农民工备受歧视。给农民“国民待遇”是中国政府应当履行的国际义务,为此必须切实采取下列两项对策:一是确保村民会议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决策主体;二是中国农民工的权利不应低于国际迁徙工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5,(4):37-43
户籍制度的长期存在,它阻碍了社会正常发展,是一项不合理、不公平的制度,主要是对农民的轻视和限制;造成了社会等级的存在,影响社会公正;无代价向农业提出积累以发展工业、限制农民进程;导致社会成员的不平,农民成了"二等公民",其身份永远低于城市居民;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中国社会资源配置与发展实行先城市后农村,先工业后农业,先市民后农民,以城市和市民为中心,以牺牲农村来发展城市,导致农村长期落后于城市等。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三个方面:土地产权不清晰(农民只有承包权,没有转让和出租权);土地使用权有期限;土地流转缺乏市场机制。现有的土地制度,农民的家庭承包权不仅缺乏明晰性和排它性,而且缺乏安全性,同时又限制了土地的流动、农民的流动,阻碍了合作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快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大部分中国人的灵魂里,都斗争着一个贵族,一个游民;一个绅士,一个流氓。游民处在社会的底层,生活不稳定,又饱经歧视,游民由其生存环境逼出来一股“游民意识”。这种游民意识是,强烈的反社会性,破坏欲,拉帮结派,做事不择手段,狠,残忍,有奶便是娘等等。学者李零说这是“苦孩子的悲剧”。  相似文献   

14.
一支不可忽视的创业新军──滨海县劳力回归现象的调查与思考姚立德,孙东海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强烈冲击下,广大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欠发达地区一批固守田园的农民到市场经济的海洋中经风雨、见世面后,又陆续回乡办企业,搞养殖,忙种...  相似文献   

15.
爱的力量     
李东红 《生存》2020,(1):0221-0221
教育,培养的是人的品格。众所周知,人的品格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教育孩子,亘古不变的一条真理,就是——爱孩子!爱的力量,总是最触动人心的。有时,它能启迪孩子的智慧;有时,它又能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  相似文献   

16.
上个世纪90年代,山西省运城地一区的很多农民为摆脱贫困而卷入到非法卖血的行列,致使十年之后艾滋病在这一地区爆发流行,使其成为除云南、河南之外的又一艾滋病重灾区。许多受艾滋病影响的家庭因此陷入贫困和无望的境地,他们的孩子或因贫困而辍学,或因歧视而遭受冷眼和怠慢……闻喜、新绛、绛县、稷山等几个县是运城地区艾滋病的高发区。  相似文献   

17.
巴黎的法兰西剧院正在上演雨果的浪漫剧《欧那尼》,午台上一会儿是西班牙城市,一会儿是德国城市……午台下面却乱成了一团,一伙人坚决拥护,一伙人强烈反对;争吵声,斥责声,喝采声,掌声和嘘  相似文献   

18.
社会网与农村中的新读书无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杂志今年第1期和第4期先后发表了两篇讨论农民认为送其子女读大学无用 ,农村中学生失学严重的文章 ,读后很是赞同。这两篇文章对农村教育现状的分析有各自的角度 ,尤其是《农民 :供孩子上大学又有什么用》一文 ,从有无铁饭碗的角度来分析农民进行或不进行教育投资的动力原因 ,揭示了农民心中的“实用主义”。在中国 ,自古以来 ,农家子弟只有靠读书和考试才有可能告别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也只有靠发奋读书才有可能进入上层社会 ,这就是“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传统道路。正像我们所看到的许多电影、电视、…  相似文献   

19.
农民进城兼业是我国农民就业模式的一次重大变化,也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它不仅提高了农户的收入,对农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行为模式也发生着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它既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了解进城农民的工作状况对改善城市的社会环境、融洽进城农民与城市居民的关系、维护进城农民利益及制定有关政策均有重要的意义。工作满意感是衡量进城农民工作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采用了问卷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的进城农民进行了调查。被调查者共237名,涉…  相似文献   

20.
陈鸿 《社会》2004,(6):4-7
自198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进入高速城 市化阶段,大批农村人口自发的、大规模的、 持续的、跨地区地向大中城市流动,形成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乡一城人口流动大潮。在已经进入城市却又没有摆脱农民身份的迁移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无法进入到城市社会提供的正式的职业序列之中,他们从事的是一种非正式的谋生方式,或者叫灰色谋生方式,而这种非正式的谋生方式的长期化和固定化,则又在事实上形成了一些非正式职业。在笔者看来,这些非正式职业可能有:长期在街头从事盗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