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郧  欧阳红兵 《统计研究》2009,26(10):80-87
 本文是对中国股票市场过度自信问题所作的实证研究。本文在投资者对公开信息和私人信息有不同反应的假设基础上,建立一个两变量向量自回归模型,着重考察了A股市场价值加权和平均加权的股票收益率和交易量对私人信息和公开信息冲击的不同反应。实证结果表明:与美国股市的情况类似,中国A股市场上投资者对公开信息反应不足,而对私人信息反应过度,并且私人信息短期内可以造成剧烈冲击,而公开信息冲击较小且不持久,投资者确实存在过度自信现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在我国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上市的股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股市"反应过度"现象的测度.同时利用"反应过度"现象相关实证数据的分析揭示了对我国股市发展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价值投资是格雷厄姆经典投资理论的基本特征之一,坚持价值投资是投资者在股市中盈利的前提,但现实中我国投资者亏多赢少,可能的原因是投机心理导致的非理性行为。我国个人投资者持股周期普遍较短这一重要特征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检验。本文基于我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的微观调查数据,研究了个人投资者的持股周期对其股票盈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投资者相比,平均持股周期短的投资者在股市中更难盈利。可能的影响机制是持股周期短的投资者投资组合的多元化程度不足,导致盈利的可能性较低。异质性分析表明,前述作用机制在投资经验欠缺、可投资资产不足、跟风操作的投资者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个人投资者坚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构建了投资者与政府的动态博弈模型(包括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说明在非有效的市场环境下,政府不应过度利用政策引导市场,而应保持政策的动态一致性;投资者可以根据政策性质来反向推断市场走势.若投资者能事先发现政策信号,就能够获得更大来自股价异常波动带来的收益.  相似文献   

5.
中国股市的异常波动性不利于其健康发展。运用理性信念理论分析中国股市的内生不确定性,并对经典的CCK模型进行改进。实证分析得出内生不确定性是导致中国股市异常波动的关键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减缓中国股市波动的相应措施:建立完善投资者教育机制;逐步减少政府对股市的政策干预;加大信息披露监管力度,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改善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6.
杨潇 《统计与决策》2016,(24):163-166
文章采用偏回归系数分析方法,以2008-2014年沪市A股和基金的相关数据,综合考察了中国投资者情绪对市场成交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封闭式基金折价率与新开户数能有效测度中国股市投资者情绪;成交量与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呈负相关关系,与新开户数呈正相关关系,需要健全股市股利、入市和退市机制,逐步实现交易市场的信息透明化,要尽量杜绝庄家操作和内幕交易,引导投资者投资行为,为市场的公平交易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我国股票市场为研究背景,在对上市公司与信息分类的基础上对我国股市中绩差股的投资价值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股票市场中,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具有非对称性特征,这种非对称性不仅表现在同类公司的不同信息上,而且还表现在同类信息对不同的公司上;在上市公司信息公告服从随机游走的条件下,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反应的非对称性必然导致差公司股票相对于好公司股票更有投资价值;现实证券市场中,选择投资差公司股票的策略不能有效战胜市场的原因在于,好公司的利好消息更频繁,差公司的利空消息更频繁,差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由无风险收益、相对风险补偿和信息价值三部分构成,其中信息价值是最为重要的决定变量.  相似文献   

8.
我们研究了从1999年发生股票名称变更的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化.结果发现不具有任何实质性经济意义,不包含新信息的股票名称变更这种"非事件"可以像具有经济意义,包含新信息的"事件"那样引起股价的显著波动,而且投资者对这种波动往往还表现出过度反应.这种股价波动可能与投资者的投机行为有关,从本质上说是由于我国的股票市场的效率损失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各行业收益来评估资产组合以及指数投资的逐渐出现使得对于理解宏观因素对不同行业收益带来的冲击研究变得更为重要,也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文章考察了货币政策变量对我国股市行业收益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利率变化对多数行业都存在正向影响,存在明显的行业效应;不同行业反应不同,出现了过度反应、反应不足以及反转现象;货币政策冲击对各行业影响持续3个月左右,但幅度上存在行业差异.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证券市场为研究基点,从行为决策的角度探讨投资者的决策过程及由此产生的证券市场异常表现。运用前景理论参考点的变化解释了证券资产溢价现象;通过对投资者的非理性预期分析来揭示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利用噪声交易假设分析了噪声交易者如何影响资产价格以及封闭式基金折价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1.
股价的波动能够促使股票市场进行自发的调节,但是过度波动将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为此,本文从股价波动研究出发,探讨了股市调控的几个方面的问题,研究得出了若干重要结论,这些结论对股市调控的政策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宏观视角     
*宏观经济政策不宜过度关注股市近日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07年中期)"指出,尽管股票市场高位震荡将进一步持续,但宏观经济政策不应对股市给予过度关注,股市变化也不宜成为货币政策的核心。报告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阶段决定了股市波动的合理性,同时,我国股市对实体经济的传递渠道不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不大。基于上述分析及计量研究结果,报告认为中国的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还处于"两张皮"的阶段,缺少有效、正常的互动机制,因此决策层不宜因过度关注股市而出台相关的宏观政策,以免在调控股市的同时对实体经济带来不必要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构投资者作为证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其时股票市场有何影响一直是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从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正反馈策略等视角回顾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最后,我们认为,结合中国特殊的市场环境研究机构投资者行为及其对股市的影响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文章回顾了泡沫的概念和度量工具,分析认为股市泡沫是股市系统中由于信息发生变化投资者预期的形成导致股价持续偏离基本价值的过程,而且由于预期导致股市的复杂性,提出了基于预期的突变度量泡沫模型,并用一定时期的数据测量了我国沪深股市的泡沫程度,发现我国股市近期存在较高程度泡沫.  相似文献   

15.
中国股票市场融资融券业务同时开展,因此实证研究两融对股票偏度的影响需要同时考虑融资和融券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一期模型,研究同时存在卖空和借贷约束的资产定价问题.约束条件影响偏度的机制是约束挤出了部分投资者,造成投资者的有限参与,改变了市场价格对信息反应的对称性,从而影响到价格的偏度.理论分析发现在有较强的卖空限制下资产价格是信息的凸函数,资产价格正偏;而若存在较强的借贷约束,或者借贷约束很小但卖空限制较弱时,资产价格转而为信息的凹函数,资产价格负偏.进一步理论计算给出了不同约束条件下资产的偏度,最后提出并在中国股票市场实证检验了三个假设:①融券会降低股票收益率的偏度;②当融券规模很小时,股票收益率仍然会正偏;③控制融券下,融资会增加股票收益率的偏度.  相似文献   

16.
孟祥兰  卢米雪 《统计教育》2009,(7):42-45,50
在引起股票市场波动的众多因素中,消费价格指数CPI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以上海证券市场为例。重点研究CPI这一宏观经济信息的公布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短期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在CPI公布前较短的时间内,股票市场出现显著的异常收益,这表明中国股市有效性不足,重要的经济信息发布前可能存在泄露问题.事后股市对信息的消化吸收也相对缓慢。在稍长的事件期内,CPI信息的发布对股市的累积公告效应较小.市场主体预期的调整和多空双方力量的对比抵消了各事件日内股市受到的信息的冲击。  相似文献   

17.
投资者并不总是理性的,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达方式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结果,即投资者决策存在"框架依赖效应"。文章利用我国股市个体投资者二级市场交易数据,通过区分股价变动信息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对投资者买入-卖出股票的决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不同的信息表达方式下,投资者买进与卖出股票的行为存在显著的差异,即投资者决策结果不同,从而证明了投资者决策存在"框架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国股市的特殊性,文章在HS模型基础上将投资者划分为消息观察者、动量交易者和套利惯性投资者,从他们对股票基本面和技术面关注点的不同出发,分段研究了三类投资者不同决策对股价的影响.分析表明:股价波动以消息传播为始点,动量交易者与套利惯性投资者加剧了动量效应,套利惯性投资者还会引发股价反转效应;股价产生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程度受到股票市场环境、投资者规模以及风险承受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利用事件研究法,检验了《新闻联播》播报上市公司的新闻对该公司股价和交易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注意力理论,分别选择Google Trends搜索指数、公司市值规模作为投资者注意力、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代理指标,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股市异动的根源.检验结果表明:《新闻联播》导致了股市异动,股价在新闻报道后第2日出现0.36%的异常上涨,第3日至第15日发生0.92%的反转;交易量也在新闻后出现了1.87倍的异动.基于注意力理论的解释性研究表明:《新闻联播》所引起的股市异动,部分是由信息效应产生的,更关键的原因在于注意力驱动下的购买压力效应.此项研究丰富了行为金融的研究视域,并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中国股票市场存在"周转率效应"的假设前提下,对中国股票市场在上涨和下跌的不同市场行情下(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是否存在"羊群效应"以及中国的投资者是否存在"非对称反应"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中国的证券市场中并未出现十分明显的"羊群效应",但是投资者却存在"非对称反应",即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下行时更加显著的趋向于羊群效应。本文的结论同时也部分的支持了"周转率效应"的假设,即在极端的市场情况下,相对于高换手率的股票,低换手率的股票显著的收敛于市场的收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