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志平 《决策》2001,(5):33-34
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与之相关的股东、雇员、政府、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共同期望.很多人是从产品、质量、市场、乃至宏观环境等显化的因素,去着手分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笔者认为,企业能不能持续发展的深层原因可以归结为,企业是否能够获得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领导能力.一个企业的价值,是由其可持续盈利能力,即可持续发展能力决定的.而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无疑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领导能力及其梯队.  相似文献   

2.
张莉俊 《经营管理者》2013,(17):108-108
人才梯队建设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何建立人才梯队建设需要五大机制,人才梯队建设系统模型、人才梯队资源池、人才区分机制、人才选拔机制、人才发展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裴友明 《经营管理者》2013,(17):110-110
企业之间的竞争关键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梯队可以避免人才断层。企业的人才梯队建设应与企业战略和人才战略相结合。企业人才梯队建设是员工职业生涯和企业业绩的双赢举措。  相似文献   

4.
我们现在正在大谈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它的基础是企业的可持续经营,或称为永续经营。无论是19世纪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中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学说,还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战略管理学者波特教授的“国家竞争优势”学说,都毫无疑问地证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质上依赖于作为经济组织的企业的长期生存。而支撑企业的可持续经营,首先要树立企业科学发展的战略观。这种战略观要求透视并辨别那些能够为企业的长期经营提供养料的“上帝”。  相似文献   

5.
管理机制、人才梯队和企业的特色品牌是企业发展的三大要素。三大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流的人才,那么企业的一切就无从谈起;但是如果有了人才却没有一流的管理体制、没有很好的激励机制、那么就无法留住人才,留不住人才企业就不可能发展;同样的道理,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它的产品就不可能深入人心。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它的房子就不会被人认可,效益自然就会很差。所以,管理机制、人才梯队和特色品牌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增长对企业来说是必要的,但关键是要实现销售增长与企业自身财务资源的协调均衡;否则,高速增长就会使财务资源紧张乃至破产。企业可持续增长的思想作为销售增长目标和战略思想已被普遍接受。可持续增长模型作为企业实现与既定经营效率,财务资源及其他政策相协调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正确制定财务政策和企业增长战略。本文结合近日百胜收购小肥羊事件来研究是否其财务可持续方面的因素也成为小肥羊接受百胜收购计划备受质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范琦  何威 《管理科学文摘》2011,(12):129-129
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三大财务报表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及持续经营能力。报表上密密麻麻、静止不动的数字背后蕴含着企业潜在的经营状况、实力或潜在的经营风险。 企业的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只有在充分了解各报表编制上本质的区别及报表的内在勾稽关系的基本原理时,才能更好地能评价分析企业的真正优势、劣势,才能把准经营决策亦或投资决策的脉搏 。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现金流量是衡量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与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的利润表相比,现金流量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优势,在更大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实力。因而 企业经营者 加强对企业现金流量的管理,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2009年10月至2013年6月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考察风险资本介入对企业长短期经营绩效的影响效果和影响机理,以及风险资本的哪些特征会影响其对企业经营绩效作用的发挥.实证结果发现:1)风险资本的介入确实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绩效,但这种提升作用只在短期内存在.2)风险资本介入后,企业短期经营绩效的提升主要来自息税前利润率的提升,而不是企业总资产周转率的提升;而企业息税前利润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双双下降则导致了企业长期经营绩效的下降.3)首次介入企业的风险资本数量越多,风险资本的经验越丰富,则风险资本对企业短期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越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风险资本介入仅仅为企业带来了资金方面的支持,提升了企业短期的经营绩效,但风险资本并未给企业带来更多可持续增长方面的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9.
张玉良 《经营管理者》2013,(1X):346-346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认同、实践与创新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体现,是推动企业可持续高速运转的强大精神力量,没有企业文化建设,再高明的经营战略和管理手段也难于成功。  相似文献   

10.
曾蘅 《经营管理者》2013,(25):141-142
当前,我国众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依然停留在传统人事管理层面,人力资源部在企业中的重要性被忽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企业经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资源中最宝贵也是最稀缺的资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人力资源战略成为企业总体战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要想取得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必须改变由过去仅仅满足和实现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要求,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层面,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成为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持。本文将从企业发展战略转型的角度探讨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李永清  宋晓倩 《管理学报》2008,5(5):759-761,780
西部企业和东部企业各有自身优势,将各自的优势整合为整体的优势,才能保证两地区的持久发展,实现两地区企业的共赢。东西部煤炭企业资源整合的关键是能导致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东西部任意一个区域内的企业所得利益必须高于利益临界点,即必须是双赢或者多赢时,东西部煤炭企业的合作才可能发生。进一步分析了东西部煤炭企业资源整合在煤炭资产管理与经营现存体制、地方政策与制度,以及产权制度方面存在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年金发展与税惠政策支持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企业年金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 ,由企业及其职工依据经济状况自主建立的一项养老保险制度 ,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过去一直称之为“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2000年 ,国务院颁布《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决定: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规范为企业年金 ,采用个人账户式管理 ,实行市场化管理运营。从企业年金的法律关系和运营特征来看 ,它是一个长期承诺的、受法律保护的延期支付合同 ,也是一个基金管理、资金运用和待遇制度不同环节综合发展的补充养老制度。中国企业年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标志着中国养老体系正在朝着国际通行的“三支柱”养老模式 (three - pillarsystem)转变 ,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本文主要分析了现行非税惠政策的社会经济成本以及现行政策的低效率 ,同时阐述了中国对企业年金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的必要性 ,并实证分析了税惠政策对税收总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西方的顾客价值研究及其实践启示   总被引:139,自引:2,他引:137  
西方企业寻求竞争优势的实践和相关理论的发展要求人们从顾客角度深入钻研顾客价值的确切含义和构成,顾客价值来源何处,顾客对企业提供的价值是如何认识、评价和取舍的,顾客价值如何变化等问题。本文将对西方国家在这一领域具代表性的研究和主要理论成果进行回顾、梳理和评论。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重大工程团队免疫系统的健康和协调发展状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协调发展度的评价模型。首先通过文献查询和深度访谈,构建能够体现重大工程团队免疫系统特征的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改进的DEMATEL确定指标权重,然后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将相关指标定量化,最终得出重大工程团队免疫系统的健康指数和协调发展度;再次确立重大工程团队免疫系统健康等级和协调发展度划分标准,同时提出免疫系统健康的跟踪评价策略;最后,利用本文模型对某跨国输气管道工程团队的免疫系统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协调发展度模型既能反映重大工程团队免疫系统的整体健康程度,又能衡量固有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协调发展状况,同时对免疫系统健康的跟踪评价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朱华桂 《中国管理科学》2016,24(12):158-165
竞争设施点选址是空间经济、区域发展、组合优化和系统工程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市场份额最大化为目标,研究了基于持续运营机会约束的竞争设施点选址问题,并给出了一种有效的实数编码遗传求解算法。在求解模型方面,首先假定运营成本是竞争设施点规模大小的函数,并对设施点持续运营概率进行机会约束,借鉴引力模型建立竞争设施点选址-设计问题的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其次,考虑到选址变量和规模变量的数值类型,以及编码变换问题,设计了一种实数编码遗传求解算法。通过数值实验表明,对不同规模问题的实际计算结果,该算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最优解,可行解和精确解之间误差小于0.5%,相关比较分析也讨论了该算法的优越性和实用性,为竞争设施点选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实用求解算法。  相似文献   

16.
许晖  邹慧敏 《管理学报》2009,6(5):684-691
以国际化经营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股权结构下(合资和独资)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关键风险识别和测度,进而构建基于股权结构的跨国经营风险防范的治理机制,以期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及时规避风险以及实施更为有效的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政治联系、银行贷款与公司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政治联系以及制度环境差异对民营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银行贷款对企业价值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民营企业的政治联系影响了银行的放贷决策,与政府建立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可以获取更多的银行贷款;(2)制度环境越差的地区,政治联系越有助于民营企业获取银行融资便利,构建政治联系是民营企业克服市场制度缺陷的一种非正式替代机制;(3)建立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其背负的银行债务促进了企业价值的提升,能够发挥一定的债务治理作用,政治联系为企业带来的银行资金是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本研究为加深理解政治联系对公司价值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被全球接受,这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但是仍有许多理论和方法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尤其是如何判别一个地区发展是否可持续?如何制订可持续发展模式?本文将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和可持续发展规划优选模型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平衡,在对环境造成的损害最少的情况下同时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紧迫和关键问题。本文以生态子系统为上层(Leader)、经济-社会子系统为下层(Follower),构建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系统。通过引入公共权重、区间效率和满意度,构建基于max-min满意度的双层规划数据包络模型(BLP-DEA),并将其应用于中国省际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效率评价与满意度研究。结果表明:(1) 相比于BLP-DEA模型,本文构建的基于满意度BLP-DEA模型是一种令大多数决策单元能够接受自身效率值结果的评价方法,因此导致中国整体经济-社会子系统效率值相较于生态子系统效率值偏低。(2)在满足全局可持续发展系统满意度最大化的前提下,各地区的效率值体现出显著的地域性特征,其中生态子系统效率值以西部地区最优,经济-社会子系统效率值以东部地区最优,可持续发展系统综合效率值以东部地区最优。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article, we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multi‐echelon inventory systems with intermediate, external product demand in one or more upper echelons. This type of problem is of general interest in inventory theory and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in supply chain systems with both end‐product demand and spare parts (subassemblies) demand. The multi‐echelon inventory system considered here is a combination of assembly and serial stages with direct demand from more than one node. The aspect of multiple sources of demands leads to interesting inventory allocation problems. The demand and capacity at each node are considered stochastic in nature. A fixed supply and manufacturing lead time is used between the stages. We develop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these multi‐echelon systems, which describe the inventory dynamics and allow simulation of the system. A simulation‐based inventory optimization approach is developed to search for the best base‐stock levels for these systems. The gradient estimation technique of perturbation analysis is used to derive sample‐path estimators. We consider four allocation schemes: lexicographic with priority to intermediate demand, lexiographic with priority to downstream demand, predetermined proportional allocation, and proportional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numerical results we find that no single allocation policy is appropriate under all conditions. Depending on the combinations of variability and utilization we identify conditions under which use of certain allocation polices across the supply chain result in lower costs. Further, we determine how selection of an inappropriate allocation policy in the presence of scarce on‐hand inventory could result in downstream nodes facing acute shortages. Consequently we provide insight on why good allocation policies work well under differing sets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