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庞中英 《领导文萃》2013,(18):111-114
"牛":中美关系的全球重要性第一是"牛"。习近平到美国,在加州会晤奥巴马,美国方面叫做"Obama-Xi Summit",我们把其简称为"OX峰会"。OX是英语的牛,"牛"就是独一无二的意思。历经40多年的演变,中美关系已经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大国关系,也就是中国领导人和高级外交官说的,"前无古人、后启来者"。  相似文献   

2.
正"中美关系接近‘临界点’",这样的判断不是空穴来风。表面上来看,中美关系现在确实存在一些重大的困难。但如果我们把时间放得长远一些,中美关系一路走来,总是阶段性地遇到各种问题,只是不同时期遇到的问题的性质和内涵不一样。出问题本身并不可怕,这是中美关系的常态。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分析这些问题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总体来看,中美关系的性质正在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渡  相似文献   

3.
<正>李侃如,英文名Kenneth Lieberthal,是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美国外交政策、全球经济与发展资深研究员。2013年9月底,南方周末"美国总统图书馆里的中国故事"电视项目组在华盛顿拜会了李侃如先生,应我们的要求,他聊起他眼中的中美关系、中美领导人。美国对中国的观点不全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4.
默少克 《领导文萃》2012,(21):40-44
在布热津斯基先生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张邓小平在他家里用餐的照片。面对这位国际地缘政治大师、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中美关系一线见证者,我们问了他一个问题:那天晚上的家宴,你和邓小平谈了什么?布热津斯基告诉我们:"那不是一次正式的谈判,而是友好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而美国仍然是世界超级大国,在此情况下,中美关系发展显得尤其重要。2012年,"新型大国关系"被写入十八大报告,成为指导中美关系的指导思想,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如何建设及其前景等问题仍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李光耀多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走过多个城市。每到一地,他都给人留下幽默风趣的印象。有记者采访,问他:"多年前,您在谈到中美关系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时,有句经典的比喻:两头大象打架,受伤的会是小草。在当今国际形势下,您对这句话有何新的注解?"李光耀打比方说:"如果两只大鲸鱼争斗起来,一定会掀起大浪,而如果它们浓情蜜意,海面也一样无法平静!所以邓小平说得好,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儿去,坏也坏不到哪儿去!"全场大笑。当年,谷牧去新加坡访问时,送给李光耀一  相似文献   

7.
正王缉思教授被公认是中美关系的权威学者,近期,王教授提出中美关系事关"两个秩序"的观点,指出中美关系是世界历史上最为复杂的一对大国关系,两国交往越来越深,而在交往的每一个层面上,都是既有合作,又有矛盾。事实上,中美两国决策高层对双边关系的关注点各有侧重。中方重点关注的是如何防止美国破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内秩序,而美方更为关注的则  相似文献   

8.
<正>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波折迭起,危机连连,一直未能走上平稳发展的轨道。1995年5月22日,克林顿政府宣布允许李登辉访问美国。这一损害中国主权和尊严的错误决定,又一次将中美关系推到了危险的边缘。自1989年以来,美国以中国"侵犯人权","违反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等为由,对中国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制裁。向台湾出售F-16战斗机、给对华最惠国待遇附加条件、非法搜查"银河号"货轮、美众议院通过反对中国申办奥  相似文献   

9.
《领导文萃》2010,(9):1-1
<正>国防大学教授刘明福在新近出版的《中国梦》一书中,把中美关系概括为"温战",意指战略竞争中的美国和中国两个方面,双方不仅是在"缓和"的状态中,而且是在"温和"的状态中进行竞争和博弈。借鉴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0.
丘昭琪 《领导文萃》2013,(20):116-119
两国共同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地球社区美国接受这个理念《财经》:你将习近平和奥巴马的会面称为中美关系史上开创性的事件,为何作出如此判断?基辛格:习近平主席提出建立中美新关系的目标——把发展中美关系作为大国间发展新型关系的典范。奥巴马总统在上次胡锦涛来访时,也表达过类似的想法。根据我在中国和华盛顿得到的印象,我认为,当前正是规划中美两国合作的契机,我们  相似文献   

11.
叶海林 《领导文萃》2010,(18):30-32
<正>五角大楼最新颁布的《四年防务评估》里没怎么说中国好话,其实这原本倒不令人奇怪。抛开2010年是中美关系的利空年——据说这轮熊市可能要延续到年底——不谈,即使在中美关系表面  相似文献   

12.
王湘穗 《领导文萃》2015,(8):112-115
中国不应取代美国去引领世界,而应利用美式全球化尚存的余热,开辟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巩固亚太圈,形成能够与欧元区、美元区比肩的大经济区。就中美关系谈几点看法。第一,中美关系的性质。我认为是大国博弈关系,更准确一点的表达,是博弈式的共生关系。中美两个大国是具有不同国家利益的国家,同时也是具有全球利益的大国。中美之间存在三大矛盾:一是传统大国和新型大国之间的矛盾,二是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3.
黄华 《领导文萃》2010,(18):93-97
<正>中美建交的第二年,即1980年,是美国的总统选举年。共和党竞选纲领的对华政策部分很不好,它的总统候选人里根,在竞选中发表了许多亲台湾,破坏中美关系的言论,尤其是提出了真正的"倒联络处方案",即按1973年台湾在美有"大使馆",中国在美设  相似文献   

14.
邓鹏 《领导科学》2001,(6):44-45
中美关系从两国外交中的边角地位发展到今天,已经互相成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并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在一个多世纪的中美关系发展道路上,有几位美国总统留下了自己鲜明的足迹.  相似文献   

15.
<正>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世人称之为"破冰之旅"。那么,时隔4年之后,1976年尼克松受毛泽东邀请访华就较鲜为人知了。当时,尼克松已经因为"水门事件"辞职,在美国声名狼藉,是一位"很不光彩"的总统,这时候毛泽东为什么还要邀请他访华,其中有何背景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资中筠 《领导文萃》2014,(11):26-28
<正>如何看近代中美关系?从1784年美国"皇后号"抵达中国以来二百多年来的中美交往历史看,结论是在中国近代与列强交往不愉快的、常常受欺凌的历史中,美国对中国的伤害最少,而总的说来,中国在这个关系中受益很多。最重要的一是抗日战争,一是文化关系。与很多中国人的说法相反,笔者认为文化"渗透"积极面较多。这不仅与政府交往有关,更主要是民间行为。当然,反过来美国也从这个关系中得利。  相似文献   

17.
《领导文萃》2012,(8):1
习近平此番访美,令人联想起2002年4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对美国进行的正式访问。两次访美有诸多相似之处。在一定程度上说,此种性质的访问已成为中美关系的一种机制。事实表明,它对于实现中美关系的稳定延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年来,中美关系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全球和两国的政治经济形势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中美之间在战略层面的合作,总体上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习近平访问美国之际,正值尼克松总统访华40周年。1972年2月的那次破冰之旅,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四  相似文献   

18.
郑永年 《领导文萃》2010,(16):32-33
<正>最近中美关系发展的趋势表明,中国再也不能继续"被接触",而应当主动地接触美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美两国的互动和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向很关键。尽管今天两国共处一个结构  相似文献   

19.
由于美国新政府的一系列外交新动作给中美关系带来了冲击 ,虽然自2001年夏 ,双边关系开始出现缓解 ,但以下问题仍须分析澄清 :这是新总统的学习适应期 ,还是中美关系正在发生本质的变化 ?小布什上台后强调美国国家安全 ,增加军费 ,对华政策开始强硬并重新定位中美关系 ,有其国内和国际多方面的原因。冷战胜利后的美国社会 ,总体上开始趋于保守。国内各种社会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而对传统国际安全和军事问题的关注程度则大大下降。美国人对一些新兴的跨国性的国际问题如环境保护、人权、国际恐怖主义、贩毒等问题表现出更多的兴趣 ,…  相似文献   

20.
正应对美国与对待周边之间有根本的联系。完全可以说,周边关系不能大致地搞好,对美关系就没有大致搞好的希望:近年来中美关系特别重要的不良方面和不良阶段,许多都深刻地出自中国周边的麻烦或"乱子",出自中美两国就这些麻烦或"乱子"的结构性和情势性摩擦、对立与竞争。从战略上说,争取中国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