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瞿秋白把马列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系统地提出了关于农民问题的基本思想.他在农民问题上的立场与观点,为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于正确指导农民运动、加强党对土地革命的领导都具有重要意义。一、翟秋白对农民问题的深刻认识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内较早注意农民问题的领导人之一。他在开创中国革命的道路中,较为准确地探索到革命的路线,成为革命道路上最优秀的先行者之一。早在1922年他根据俄国革命经验就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没有农民的辅助,不能有尺寸功效。”“1917年俄国两次…  相似文献   

2.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反思、总结党内三次“左”倾错误尤其是王明教条主义严重错误的教训,在革命的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对党领导中国革命历程中发生的“左”倾错误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毛泽东批评、反思和总结“左”倾错误的主观主义,形成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反思和总结在革命道路上城市中心论的“左”倾错误,创造性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反思和总结在统一战线问题上排斥中间阶层的“左”倾错误,形成了争取最多数同盟军的统战理论;批评和反思在组织问题上宗派主义的“左”倾错误,形成了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瞿秋白生前自编的《瞿秋白论文集》的核心内容─—刘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国情的分析进行论述,介绍了瞿秋白对中国社会性质,中国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的政治与阶级状况,中国革命的战略与策略思想以及对形形色色的错误国情观的批判,探讨了瞿秋白科学的国情观。文章指出瞿秋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剖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特殊国情,从而为开辟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 ,在中国共产党内 ,瞿秋白较早对中国革命新道路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索 ,为中国共产党形成完整的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奠定了基础 ,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相似文献   

5.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无限忠诚的战士”——这是一九五五年六月十八日陆定一同志代表党中央作的关于瞿秋白生平的报告中,对秋白同志的一个崇高又十分恰当的赞誉。瞿秋白之所以不愧为一位无限忠诚的战士,是因为他曾作为我们党的领导人在“八七”会议那样的紧要关头勇敢地挑起过革命重担,做出了重大贡献;因为他虽蒙接错误路线的打击却仍然毅然奋起,在文化战线上同鲁迅并肩战斗,以皇皇论著为中国革命文化奠基;因为他被敌人俘获后坚贞不屈,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无疑是众所周知的。但  相似文献   

6.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论为大家所熟知,但对这一理论的形成过程,虽有许多文章和教科书进行过探讨和阐述,但尚未形成共识。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1930年初毛泽东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已基本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另一种观点认为,它形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末期,即以毛泽东1936年12月发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为标志。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它形成于抗日战争前期,即以毛泽东1938年11月发表《战争和战略问题》及1939年12月发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为标志。上述几种意见均  相似文献   

7.
在1921年7月到1927年7月的毛泽东思想萌芽时期,瞿秋白提出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斗争--"革命战争"为主要形式;必须建立革命军队、党指挥枪、进行土地革命;必须建立"农民政权"--实际上就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萌芽.瞿秋白对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前所未有的探索是开拓性的贡献.瞿秋白是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先驱.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思想形成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龙堂 《南都学坛》2002,22(2):31-36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仍然坚持以大城市中心,“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思想还未形成。长沙撤围前的“立三路线”时期,毛泽东仍未摆脱城市中心论的束缚。从长沙撤围开始,毛泽东真正实现了以大城市为中心到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转变,“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思想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9.
在瞿秋白的一生中,既对自身所犯的“左”倾错误进行了认识和纠正,又对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进行了批判和斗争,为端正中国革命航向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但由于时代与历史条件的局限,他纠“左”存在着局限性与不彻底性。本文从共产国际的干预、全党的幼年性以及他自身所犯的教条主义的错误等方面,分析了其犯“左”和纠“左”不彻底性的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从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是我党的第一次伟大历史性转变,其中心任务是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瞿秋自在这一历史性转变中,临危受命,担任党的主要领导人,主持召开了党的八七会议,制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在危难中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领导全党为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迈出了重大一步;他领导并主持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六大,为制定党的总路线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他又在理论上对中国革命一系列根本问题,诸如农民问题和土地革命问题,工农武装割据包围中心城市以及中国革命性质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正确观点和精辟见解。瞿秋白虽有失误,但正确方面是主要的,功绩是巨大的,多方面的。瞿秋白不愧为我党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  相似文献   

11.
王明路线在1933年对瞿秋白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九三一年一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六届四中全会上,王明等人借口“反对立三路线,反对调和主义,拥护国际路线”,全盘否定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的工作,指责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瞿秋白犯了“调和主义”的错误,将他开除出中央政治局。这一历史事件已为史学界所熟知。但在这以后的四年中,王明等人还接二连三地对瞿秋白兴师问罪,特别是一九三三年夏秋之间在全党范围内发动了对瞿秋白的公开批判,这段历史却至今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九三三年九月二十二日,当时的临时中央政治局作出了《关于狄康(瞿秋白)同志错误的决定》,揭开了这场政治批判的序幕。《决定》根据瞿秋白发表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斗争》上的文章,给他定了“非常严重的有系统的机会主义错误”的罪名。《决定》指出,瞿秋白的文章中的许多观点是“偷运和继续他过去的腐朽的机会主义”,“来解除党动员群众的武装”,“在客观上,他是成了阶级敌人在党内的应声虫。”因此,当时中  相似文献   

12.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是一条先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再以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式革命道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 蕴:一切从实际出发,矛盾的观点,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人民群众 是历史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13.
瞿秋白在短暂的一生中为革命做出杰出贡献,是与他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学风思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在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就开始倡导实事求是学风,无论对人或对事,他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同时也勇于承认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在全党树立实事求是的学风。这种实事求是的学风思想,使他为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这本来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无需再争论的了。但是,杨福新同志撰文质疑:“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政权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吗?”他并没有论述这条道路同世界革命的关系,显然是指中国革命问题而言的,即: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政权是不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我以为他的观点是值得商椎的。作者说:“我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斗争形式,走了不同的革命道路。”他把中国革命的斗争形式、道路划分为1927年前和1927年后两个阶段。他认为1927年前的“北伐战争就是以城市为中心,采取‘长驱直进和夺取大城市’的斗争方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那种斗争形式是可行的。”作者引用了毛泽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王豹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革命道路的创立,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一次历史性飞跃。这一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哲学中,潜藏着一股“世界主义”思潮,既有打破“国家中心论”的较低层次的世界主义,有打破“区域中心论”的较高层次的世界主义,也有打破“人类中心论”的最高层次的世界主义。世界主义的各种形态,齐备于中国哲学家的头脑中,这在世界哲学史上是不多见的,值得认真发掘。从原有的哲学格局看,西方哲学的视野主体上还是“地球中心论”与“人类中心论”的,基本上还是以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为主。但中国哲学的“世界主义”视野提供给人类一种伟大的智慧:要解决人类的问题,就不能以人类为中心,就必须置身人类之外;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就不能以人与人的关系为中心,就必须置身人与人的关系之外;要解决地球的问题,就必须突破“地球中心论”,必须置身地球之外。换言之,不突破“地球中心论”,不突破“人类中心论”,恐怕还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不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不解决物与物的关系问题,恐怕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中国哲学中的“世界主义”视野,是打破各种“中心论”的一把利剑;它使中国哲学不可能产生西方式的“痛苦中心论”、“生命中心论”,更不可能产生西方式的“人类中心论”。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尊重苏联的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但不迷信苏联的经验,并且和这种迷信进行坚决的斗争。他建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是在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新观点、新思想。苏联和共产国际领导人,以及中国党内受他们支持的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中国音乐学界最大的争论话题仍是“中西方音乐关系问题”,而其中心论点又归属到“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发展的得失”的争论上,一种观点是肯定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发展;另一种观点是中国应如何完整保留其本土音乐文化;就此话题,表述自己对中国音乐一百年来的发展的看法,并展望21世纪中国音乐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瞿秋白离开我们已经整整60年了。他留下的杂文创作虽然不能说卷帙浩繁,但相对于他短短的一生而言却是相当可观的。他在杂文创作和理论方面的建树,是文学史上无法遗漏的一笔珍贵遗产,这已为世人所公认。不过,事情仍然有它的另外一个方面:如果仅仅从文学角度考虑,瞿秋白在现代众多杂文作家中很难特别的凸现出来,使他同其他现代作家区别开来的,就是他作为一个“文人”所具有的政治家的身份、他的感觉方式和他进行杂文创作的独特角度。罗兰·巴尔特在《写作的零度》中指出:“当政治  相似文献   

20.
班固《汉书·艺文志》论诸子十家,将“小说”一家排除在“可观者”之外。轻视之意甚明。后人多认为小说受轻视在于其为“丛残小语”,带有传闻性质。此观点不能说是错误的,但也不够全面。班固轻视“小说”的真正原因,应在于小说非士大夫“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