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候变化涉及人口问题。把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研究、政策制定和建议同人口动态结合起来,这对理解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制定和实施应变措施,以及在全球和国家层面努力应对这种威胁,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15年里,气候变化已经上升为全球环境问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但人口问题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却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常常被忽视。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气候变化问题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人口方案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认为气候变化不是简单的环境或技术问题,而是重要的发展问题,应该将人口、健康等重要因素纳入框架,以综合的手段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并将人类福祉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最高目标。文章提出了借鉴中国人口方案的经验形成中国特色统筹解决气候问题的框架。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联合国《人口年鉴》出生统计专辑汇集的世界各国多年的人口出生数据.对全球不同类型国家近20年来人口出生性别比的统计特征和动态趋势进行了描述和概括,以尝试着反映人类人口出生性别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更客观、准确地认识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常提供背景与基础。  相似文献   

4.
南北关系中的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全球政治经济关系角度论述了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指出尽管我国十分重视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 ,但国际社会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第一 ,在联合国有关环境的会议及《2 1世纪议程》等环境或可持续发展多边协议中 ,人口问题没有得到适当的重视 ;第二 ,联合国有关人口的会议也没有认真讨论和对待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目前的国际人口政策也不可能有效地解决全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第三 ,对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忽视与南北国家围绕人口与环境问题之间的斗争、以及国际学术界对人口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理论认识分歧有关。  相似文献   

5.
人口变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口与气候变化关系是一个非常缺乏研究的领域。本文总结近年有关人口变动对气候变化影响研究领域的状况,讨论不同研究方法和模型的应用成果及其局限性,特别介绍了应用整合评估模型iPETS对主要国家和地区温室气体排放预测结果,指出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技术变动等都是人类影响气候变化的决定因素;人口变动的影响不只是人口规模的增减,人口和家庭户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的变化也是应该考虑的内容;家庭户应该成为气候变化研究的人口分析单位;人口老化、城市化、家庭规模缩小等都是影响未来气候变化的重要人口因素。本研究提供了改进气候预测模型对人口变量处理方式的实例,指出了在制定减缓气候变化政策过程中考虑人口因素的重要性和可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分析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涉及全球、地区、国家和社区问题时如何界定海岸线、分界线和广阔的区域,收集和分发时数据的丢失,对比消费和供给为基准的气体排放等。  相似文献   

7.
由于各国经济利益不一致,气候变化谈判博弈艰难。在这种形势下,人口控制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意义,近来被国际社会部分人士及中国政府重新提及,值得关注。自1972年世界环境大会以来,发达国家对世界人口问题的看法发生过180度的转变,否认发展中国家人口快速增长对经济的不利作用,否认人口与环境问题相关的观点,渐成西方学术界主流,由学术界蔓延到西方政府,并深刻影响着发展中国家许多学者的认识。文章论述了人口规模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试分析了上述西方主流观点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目前,中国正进入快速工业化阶段,对庞大人口不断放大的经济、资源、环境影响,本文认为必须有极为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最大的讽刺也许就在于:与日益增长的排放量最不相关的国家却可能是受影响最大的国家。由于大气中的碳一直存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各项预测都显示,未来几十年全球变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还将继续增长,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城市人口问题的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由南开大学主办的人口城市化和城市人口问题国际会议,于1987年10月26—31日在天津召开。这次国际学术会议得到了国家教委,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的支持和各高等院校人口研究机构的合作。会议规模比较大,约有140位中外专家、学者参加(其中作为正式代表的外国学者有39人),他们分别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近百个研究机构。一些知名的外国学者如美国布朗大学哥德斯坦教授,哈佛大学默顿斯教授、印度孟买国际人口研究所斯尼里瓦森教授等都在会上发了言。此外,参加会的还有国际人口学会的代表小川直宏教授、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驻华副代表拉奎恩博士、联合国人口司游允中博士等。  相似文献   

10.
由亚太经社委员会人口司和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亚太地区“死亡率与健康问题”讨论会于1986年10月22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澳大利亚、孟加拉国,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南朝鲜、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联合国人口司,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人口学会、国际儿童基金会的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  相似文献   

11.
五月中下旬,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在西班牙巴塞罗纳召开了人口与城市未来会议。被邀请的是预计于2000年人口将超过400万的属于3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70多个城市的市长和规划专家,连同联合国有关人士共约200多人。这是1980年在罗马举行的人口与城市未来会议,以及1984年在墨西哥举行的人口问题会议的继续,也是迄今召开的有关世界人口问题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性会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非线性假设的人口和碳排放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人口和碳排放的关系具有动态性,碳排放量对人口要素的弹性系数是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家庭规模、城市化、性别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非线性函数。本文发现,基于人口和碳排放非线性关系假设构建的碳排放模型对历史数据的拟合能力明显优于传统模型,能够较好地揭示不同人口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人口动态对于碳排放的影响。从各国人口发展实际状况出发,制定相应的减排策略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人口与经济的关系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的人口学者和一些政府的有关部门十分关心和注意研究的一个课题。1977年6月联合国在开罗召开了一个人口与发展问题的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联合国世界人口会的秘书长、联合国人口司司长、人口活动基金副执行主任以及许多国家的专家和学者,共计几十人。会上就人口与经济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写出了报告。在亚太地区的人口会上,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在1980年10月份召开的亚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国的人口出生性别比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爽 《人口学刊》2005,2(6):33-37
利用联合国《人口年鉴》出生统计专辑汇集的世界各国多年的人口出生数据,对全球不同类型国家近20年来人口出生性别比的统计特征和动态趋势进行描述和概括,以尝试着反映人类人口出生性别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更客观、准确地认识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常提供背景与基础。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来参加这次亚洲议员人口和发展会议,感到很荣幸。我谨代表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向这次会议的东道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给予我们热情而慷慨的款待表示感谢。由于这是第一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召开的与联合国机构合作的重要会议,因此这也是一次有历史意义的会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江苏、山东和安徽省30个县的调查数据,描述了农村人口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意愿分布,分析了其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农业收入及农民生活的影响程度、性别、气候变化的了解和关注程度、国内外气候变化行动了解程度、国际节能减排期待、国内政府实施和促进农业清洁生产的期待对农村人口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意愿有显著影响。建议政府因势利导,帮助农村人口适应气候变化,促进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7.
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1981年87号决议,1984年8月6日至13日将在墨西哥城举行1984年世界人口会议。这次会议是1974年布加勒斯特世界人口会议的继续,会议将回顾和评价1974年世界人口会议通过的《世界人口行动计划》执行情况,分析1974年以来世界人口形势的变化,讨论当前最紧迫的人口问题,并制定今后世界人口行动计划和有关政策。  相似文献   

18.
一月 5日 研究“生育率和家庭”的专家小组会在印度的新德里举行,会期七天。这次会议是1984年世界人口会议的首次筹备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对布加勒斯特会议所通过的“世界行动计划”中提出的“生育率和家庭”问题作技术性的审查。 17日 亚太经社委员会人口司、联合国人口司和《世界生育率调查会》在泰国联合举办了第二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世界人口已突破50亿,其中有40%以上居住在城市地区,有7个大城市的人口已超过1,000万。 世界城市人口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为此,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继1980年罗马会议之后,于今年5月在巴塞罗纳召开了“人口与城市未来”会议,研究城市人口的现状与发展,给城市带来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现就这次会议上发表的文件和各国代表的发言,对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问题作一简要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中国人口、妇女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讨会于1993年11月29日~12月2日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为1994年9月将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的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大会(ICP)做准备。来自人口学、计划生育、妇女学、医学和社会学等研究领域及政府有关部门的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得到了国家计生委和中国计生协的关注和支持。国家计生委外事司副司长、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大会中国筹备组秘书长杜祥金同志和中国计生协副会长邱淑华同志到会,并对本次会议给予了很高评价。大会就我国人口与发展政策及妇女地位、计划生育和实施对妇女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