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整准确科学地把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王至元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再认识和再探索,作出了合乎时代要求又体现中国国情的新概括,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本质观。这种发展首先表现在他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突出...  相似文献   

2.
朱庆宝 《社科纵横》2012,(11):13-14,27
“和谐社会”指社会经济发达、政治文明、文化先进、社会系统和结构合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友爱、相互帮助、和衷共济、和谐推进、协调发展,社会成员各尽其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平等相待,相互配合的融合的社会生成状态;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人的和谐,是人自身的和谐、人内心的和谐;“和谐”是同一性的一种状态,是以承认差异为前提的,“和谐”是处理矛盾的一种方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和谐状态的构建不同于自然界的纯粹自发的和谐状态,它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4.
关于旧式农民战争中平均主义问题的讨论,已历时三年多了。通过讨论,深感马克思主义是研究农民战争睢一正确的指导思想,全面准确地理解革命导师的有关论述,是正确开展这一课题研究的关键。本文拟对讨论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些经典论述,谈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一) 我们在探讨中国旧式农民战争中的平均主义问题时,往往把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平均主义混为一谈,把革命导师关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平等思想”、“平均制思想”、“平均主义”的论述,进行超历史的移植与套用,这个缺点,笔者过去也是存在的。最容易与封建时代旧式农民战争中的平均主义相混同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的空想社会主义,尤其是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和俄国民粹派的农业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人口问题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人口问题。当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它的性质是不相同的,这种由社会制度所决定的人口问题的性质和状况,反过来又对社会制度的巩固和发展起很大的反作用。因此,历代的统治阶级及其国家,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对人口问题一般都比较重视,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由于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其他种种经济、政治原因,人口问题已被列为当前世界三大问题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国普遍的重视和关心。 (一) 在我国的历史上,对人口问题的重要性,早就有所认识,并曾作过一些初步的关于当…  相似文献   

6.
充分认识十五大的伟大意义全面完整准确领会基本精神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梁平波(杭州310025编者按]党的十五大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大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这次大会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提升与凝练,概括出符合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导向和诉求,是我党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的重大理论创新。本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作出界定,这对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这是马克思主义法本质原理中一个颇为重要的命题。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该命题的“真理域”,是法学理论已经触及和应当解决的一个课题。笔者在前不久的一篇文章中,曾谈到对有关问题的一些不成熟看法(见《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2期《关于“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命题的几点思考》)。在本文中,笔者想再就“法是统治阶级意志表现”命题的定义性问题,谈一点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永恒的自然规律也愈来愈变成历史的规律。”①恩格斯这一著名论断,既肯定了自然规律的永恒性,同时又提出了自然规律具有历史性这一深刻的思想。然而,对恩格斯关于自然规律的历史性思想,人们只作了直观的、片面的理解,即一切自然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或一定的范围内发生作用的,就自然规律起作用的条件来说,它是历史的、相对的、暂时有效的。人们的这一理解无疑是正确的,并且已被愈来愈多的自然科学成果所证实。恩格斯关于自然规律的历史性思想也被人们普遍接受下来,以致成了一种哲学常识。然而,通…  相似文献   

10.
“一国两制”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和平统一祖国的创造性构想。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光辉实践。在全国人民喜迎香港回归之际,我们摘录了邓小平同志关于香港回归的论述,以之纪念这位世纪伟人,重温这些重要理论,使我们可以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其作用的巨大和意义的深远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1857—1858年,马克思提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论断。马克思的这一论断主要是在下述两种意义上使用的:第一,在大机器生产以后,科学成为应用于生产过程的科学。这一层意义,马克思是从功能,而不是从实体讲“科学是生产力”的。第二,在大机器生产中,科学成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这一层意义中的“独立因素”也是从功能意义而不是从实体意义上说的。文章还对当前理论界对“科学是生产力”的某些模糊认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一) 《共产党宣言》第一章开头有一句话:“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恩格斯在1888年英文版上对这句话加了一条附注:“确切地说,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1847年,社会的史前状态,全部成文史以前的社会组织,几乎还完全没有人知道。后来,哈克斯特豪森发现了俄国的土地公有制,毛勒证明了这种所有制是一切条顿族的历史发展所由起始的社会基础,而且人们逐渐发现,土地公有的村社是从印度起到爱尔兰止各地社会的原始形态。最后,摩尔根发现了氏族的真正本质及其对部落的关系,这一卓绝发现把这种原始共  相似文献   

13.
本刊今年第4期刊载读者提出译名统一问题的来信后,陆续得到读者和翻译界的同志对这个问题的反映,并给我们寄来有关研究资料.不久前,商务印书馆编辑部曾讨论译名统一问题,很有意义,希望有更多的单位关心这一工作.我们请商务印书馆编辑部余士雄同志把他在讨论中提出的意见,整理出来,在这里公开发表,供大家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马克思、恩格斯利益范畴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圣祯 《学术交流》2005,2(11):14-17
利益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性范畴。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诸多著作中,他们从利益的经济关系、利益与需要、利益与效用、物质利益的决定作用等多个方面,对利益范畴做了科学论述。并且,在研究利益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错误,确立了利益概念的唯物主义原则、辩证能动原则、历史性和共时性统一原则及一般和个别统一原则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分析利益范畴的构成、特性和社会本质的基础上,探析了利益范畴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规定。  相似文献   

15.
会计常被称为“商业语言”。企业界各种类型组织的经营状况,都需要通过会计术语及概念进行表述。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会计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管理工作,它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而这种服务就是通过会计这种商业语言为企业提供对经营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来实现的。作为一种语言,它来自于社会实践。如果要获得流利的会计语言,就要求我们对其语言的产生、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并在会计变革中,对宝贵的历史经验进行反省和沉思,以重新分化、组合现有的会计语言,同时说纳各国先进的会对理论、方法中有价值的最新信息,来构造最理想、最流…  相似文献   

16.
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毕生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和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有两个原因促使他对东方社会关心起来:当他发现殖民地可以延长资本主义寿命时,他的分析离开了资本的故乡而转到了殖民地东方;其次,在追溯资本的历史时,不能不涉及到前资本主义社会诸形态,他便拿当时尚处于前资本主义阶段的东方诸国同欧洲进行对比。这样,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的思想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东方国家中,印度最早沦为西  相似文献   

17.
客观理解法是渡普尔在反思与批判以狄尔泰和柯林伍德为代表的传统的人文科学理解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包括这样几个基本观点;应该从第三世界客体方面去解释理解的主观行为或过程;理解是对第三世界客体的理解;理解活动本质上是对第三世界客体的运用;理解问题境况是客观理解法的关键;境况分析是客观理解法的首要任务.波普尔的客观理解法扩展了传统的人文科学理解论的理解范围.突破了当代主流的哲学释义学仅以客观理解法研究为对象的局限,为西方的社会科学方法论、释义学以及行为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王美玉  朱红梅 《探求》2024,(1):31-39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就共同富裕提出了许多富有时代性、创新性的新思想、新论断。在分析该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及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此重要论述有力地回答了“什么是共同富裕、为什么要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任务,为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对马克思主义作人道主义的理解,在当下的学术界和政治生活(意识形态)领域还颇有市场。尽管这种理解有其现实必然性和必要性,但人道主义的理解方式在总体上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在有限的、确定的意义上可以承认人道主义的合理思想,但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只能降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模糊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界限。  相似文献   

20.
一、债权人撤销权的概念、特征关于撤销权的概念,理论界观点基本一致,即《合同法》第七十四条之规定。撤销权是指当债务人放弃对第三人的债权、实施无偿或低价处分财产的行为而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时,债权人可以依法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所实施的行为。笔者认为,《合同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的撤销权概念,可以理解为撤销权具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无偿处分财产行为,即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或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第二种有偿处分财产行为,即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上述两种情形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